05

让公园赋予城市生活新气象 —探访白城市城市公园

本报记者 张磊 尹雪

2024年06月11日

春华园内的亲水沙滩是孩子们尽情撒欢的好地方。

大象、熊猫、铜马和鹤塔四大地标性建筑在春华园重新安了家。

秋实园新增了许多具有历史元素的景观。

秋实园中,假山流水、锦鲤游弋、花木掩映、曲径回环,为城区增添了一份清幽与静谧。

夜晚的鹤鸣湖让人如痴如醉。

今年,山地公园进一步提升改造。许多露营爱好者选择在这里与家人共享美妙的户外时光。

在鹤鸣湖,随处可见休闲娱乐的市民。

鹤鸣湖新增的水上游乐项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体验。

这个夏天,摩托艇划破鹤鸣湖的水面,市民有了娱乐的新选择;去春华园亲水玩沙,孩子们有了尽情撒欢儿的新地方;在山地公园撑开帐篷,成为露营爱好者尽享周末的新发现;秋实园增设的具有历史元素的雕塑,成为市民了解本地历史文化的新渠道……

近年来,白城市着力打造生态健全、功能完备、环境优良、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提升城区生态化、宜居化水平。今年以来,白城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春华园、秋实园、山地公园和鹤鸣湖公园,改造提升科普公园现有资源,打造奥体全民健身公园,与劳动公园、天鹅湖公园构建“一城七园”的城市发展格局,让市民在尽享绿意空间中提升幸福指数。

城市公园是承载城市文化符号的载体

白城春华园是原森林公园经过提升改造而成,自去年6月开园以来,便成为市民打卡的热点之地。“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带我到这里玩,如今是我带孩子来玩了。”在春华湖畔的亲水沙滩,市民王女士一边看着自己的孩子用塑料小锹挖着沙子玩耍一边对记者说,“每到节假日这里便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距离亲水沙滩不远的丛林中,“爸爸,铜马和你一样也是‘80后’。”孩子指着雕塑简介上的建成时间逗笑了一旁的爸爸。深深铭刻在白城人记忆中的大象、熊猫、铜马和鹤塔在春华园重新安了家。“看到当初这四个被拆除的转盘标识被保留下来并移到这里,真是让人感觉物尽其用,看到它们深有触动,这是属于时代的记忆。”有市民感慨地说。发展不能忘记历史,白城市将在几代人心中有影响力的地标建筑迁移至此并重新修缮展示,是对城市发展中文化符号的沉淀,吸引许多市民前往打卡留念,引发回忆和共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沿着环湖步道逐绿前行,矗立在路旁的一根根灯柱上印着诗词,有家长不时带着孩子驻足阅读。今年,春华园通过品质提升工程,补植了树木和花卉,让市民在游园中赏花品诗相映成趣。

入夜,华灯初上的春华园,园中的塔、阁、亭、树、草、路在灯光映衬下如梦似幻,展示出的是又一种美,成为符号烙印在市民心中。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链接

走进秋实园,园中假山流水、锦鲤游弋、花木掩映、曲径回环,为城区增添了一份清幽与静谧。今年,园内新增了许多历史元素景观,与亭、湖、桥、雕塑等景观相互映衬,形成艺术、历史和文化的有机融合。

沿着步道前行,双鹿松石青花掸瓶、光绪赏瓶、蓝釉龙纹盘、鲜卑金马、军都万户府印、黄釉鸡冠壶、双龙纹铜镜、乾统元宝、契丹文铜镜、辽·角抵和辽·射箭11个独立雕塑和4块铜板雕刻分布在园内各处。市民在游览中即可增加对白城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如果不是在这里看到,我还真不知道家乡有这么多历史文物,其中一部分就在市博物馆陈列,我专门去看了实物,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市民刘先生说。

白城市将红色文化、捺钵文化、民族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有针对性地融入城市公园建设,既避免“千园一面”,又充分展示了文化内涵。

城市公园是文明实践的窗口

撑起一顶帐篷,与家人悠闲地享受一段美妙的户外时光,许多露营爱好者将目光锁定在白城山地公园。

今年,白城市对山地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增设了50个停车位,重新翻修2个公共卫生间,对栈道进行打磨粉刷,进一步修缮健身步道,对日湖和月湖进行水体整治……

公园品质提升的同时,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守护。5月31日,记者在山地公园看到,来自包保单位的志愿者正分工合作对广场、栈道等地的卫生进行清扫,维护园区的干净整洁。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你们去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小心路上不要掉落。”在山地公园露营的家长嘱咐着孩子们,从小培养起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为了有效引导市民在游园中的文明行为,白城市在春华园、秋实园、劳动公园等城市文明窗口打造了3支特色城管女子中队,推动柔性执法,共同将城市公园打造成文明实践的窗口。

城市公园是全民休闲健身的舞台

如今,运动健身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空气新鲜、环境好,在这里锻炼心情舒畅。”在鹤鸣湖公园随处可见骑车、跑步的市民。鹤鸣湖是白城海绵城市的范例工程,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城市海绵体。今年夏天,这个城区最大的“绿肺”比往年更加热闹。

为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5月以来,白城市在鹤鸣湖公园增添了水上游乐项目。电动船、脚踏船、水上飞人、摩托艇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体验。“以前,玩这些项目得去外地,现在,家门口就能玩,孩子开心我们也方便。”市民赵女士说。

今年,白城市还通过改造提升科普公园现有资源,打造奥体全民健身公园,计划增加水域面积3471平方米,整理扩充道路358延长米,打造生态综合绿地,新建体育场地及全龄段休闲娱乐区,丰富市民休闲建设的场所。目前,该工程推进近半,计划8月1日前建成开放。

今年,公园20分钟效应在互联网上流行,通过在公园中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和舒适,从而减轻压力和疲惫,这种低成本的放松方式得到了网友的大力推荐。随着全省“四新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白城市打造美丽宜居新环境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公园品质的不断提升,将让更多市民在城市“绿肺”中给身心“充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