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激发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郭婷婷

2024年06月11日

今年端午节,挂艾草习俗的新玩法“艾草门挂”成为了不少花艺工作室的“爆款单品”,原本几元一把的普通艾草,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之后身价倍增。新式艾草不仅冲上热搜,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下单。这一现象,凸显出年轻一代正在用自己的审美和方式赋予传统节日新的仪式感。

从近年来文化市场的各种“爆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正以一种具体、可感的形式走进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围炉煮茶”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方式,掐丝珐琅等文物纹样成为美甲设计中的热门元素,曹县马面裙成为畅销海内外的“单品冠军”,浙江省中医院火出圈的“中药代茶饮”乌梅汤2.0版上架后导致其网络医院的服务器被挤爆……不难看出,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新要求”正在被市场敏锐地捕捉,满足“新要求”背后蕴藏的社会思潮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也成为推动传统文化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现代“元素”赋予其新的“表达”,并通过摸索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使其广泛进入各类消费场景,创造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当代路径。“艾草门挂”在形式上与现代审美紧密结合,同时也深深扎根于传统习俗之中,严格遵守着古老祈福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扎根现实、贴近生活,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才能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市场创新发展的规律,确保其发展不偏离既定轨道。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创新形式+流量支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出圈公式”正引领着当下文化消费新潮流,为文化产业持续向新攀升增添了新动能。越剧《新龙门客栈》推出了新概念“环境式越剧”,采用沉浸式场景,剧场布置成客栈样式,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演员表演时可与观众互动,大大增强了戏剧观赏的体验感;青年演员陈丽君因此剧迅速走红,线下演出火爆,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形成显著流量效应。在“流量经济”盛行的当下,政府和相关机构更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行为;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审核和评估工作,确保文化产品的内容和质量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使其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传统文化根脉。

满足当代年轻人对老传统的“新要求”,需要运用好文化的魅力、市场的活力以及社会的凝聚力,坚持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激发年轻人带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灵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更好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