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从量变到质变 ——长春净月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走笔

本报记者 季婷婷

2024年07月16日

自2022年4月正式获批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净月高新区高位统筹、精细谋划,出政策、建平台、育主体、创生态,先后建设了35个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孵化面积3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千家;组建子基金9支,总规模超66亿元,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科技创新主体数量、质量实现双突破

近年来,净月高新区紧抓主体培育,通过“外引内培”“引育结合”的方式,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推动科技创新主体高速增长。“从一个到一群,量变引发质变”,净月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65户增长到2023年的71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800余户,专精特新企业达112户。

位于净月高新区的吉林省长发现代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和试验的企业。企业研发的优质大豆品种“吉农75”,在净月高新区提供的友好村基地,以每公顷4515公斤的产量,获得吉林省2023年大豆高产品种田间竞赛实收测产第一名,为优质大豆品种的种植示范推广和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与净月高新区是‘双向奔赴’。”长发农业首席育种专家魏健介绍,企业的育种团队技术创新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掌握大豆产业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丰硕,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53项,拥有发明专利等315项,“净月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与我们的创新技术正是沃土与良田的关系”。

长发农业只是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扎根、成长在净月高新区的缩影。

抢抓平台建设,加速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2023年,长春芯光产业园在孵企业产值达4.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在孵企业产值近1亿元,预计2024年产值达6.5亿元。”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王中山表示,目前,长春芯光产业园成功引入长春理工大学9个优势科技成果项目,形成了智能感知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长春市光泓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春芯光产业园在孵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医疗领域内窥镜的研发、生产与维修,一度因为资金匮乏导致研发的多款产品无法落地生产。

“入驻产业园以来,我们不仅享受了房租、物业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还在产业园的帮助下,得到了长春市未来种子基金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帮助我们解决了六七款产品的成果转化落地。”长春市光泓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激地说。更为关键的是,企业的产品得以在长春光博会亮相展示,引来南方厂商上百万元的投资,后续还将有近千万元社会资金的持续注入,这让企业更有底气进行产品深入研发。

近年来,净月高新区抢抓校地、院地合作机遇,通过共建合作园区、创新平台等方式,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深挖域内外科教资源。目前,净月高新区已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合作共建了净月卫星遥感试验站、长春芯光产业园、国家温带农业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园区平台,加速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按序推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净月高新区牢记振兴突破使命,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编制出台自创区“2023-2025年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思路,围绕国家自创区核心使命,以体制机制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创新要素整合、企业梯度培育等为框架,深入实施“八大工程”,部署29项重点任务和64个重点项目,明确102项具体举措,形成明晰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同时,还出台了支持自创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企业培育、新兴产业集聚等方面给予重点政策支持。

规划先行,前瞻布局。净月高新区提前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低空经济”,与北京大学相关团队合作,启动建设北斗时空融合编码中心,同步推进净月潭低空智联试点、低空智联高寒地区实验场等项目。围绕“新智造”,引进培育卫星应用研究院,推动建设大陆电子净月基地二期扩产项目。围绕“新文娱”,布局百度元宇宙体验馆、国电高科航天馆等优质研学资源。围绕“新农业”,以建设省级农高区为契机,布局生物农业创新园等现代农业项目。围绕“新康养”,推动国家区域诊疗中心、泰康之家康养社区等一批重点康养项目落地建设,引入了吉林省硼中子国际医科院、斐缦科技胶原蛋白、汇融生物人类干细胞库等前沿生物技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