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博物馆
大金得胜陀颂碑 本报记者 米韵熹 摄
扶余市辽金历史文物陈列馆
夫余,一座因古夫余国而得名的城市。
即便是不了解夫余历史的人,仅透过名字也可对其悠远的历史探窥一二。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部落国家——夫余国便在此建立,直至494年东夫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的悠悠岁月里,这个由濊貊人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在这片土地上起落兴衰,开启了东北文明的序篇。
夫余国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满族先祖)、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辽东及朝鲜半岛,凡辽宁省昌图县以北,吉林省洮南县以东,至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以南,皆其国土。现今位于松原市东部的扶余市,虽然只是昔日庞大古国的一隅,但因其传承千载的名号,直至今日仍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探寻北方文明源起时,绕不开的文化符号、文化地标。
本期就让我们走进扶余,走进这座承载着千年厚重历史的北方小城。
扶余历史文化地标之一:大金得胜陀颂碑
地处松嫩平原腹地,被松花江、拉林河环抱,扶余地界水草丰茂、沃野千里。尽管从扶余市区出发前往大金得胜陀颂碑遗址要走60多公里,但一路上,河湖相连,飞鸟翔集,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旅途乏味。甚至几度让人怀疑,眼前的如画风景是如何与千年前的金戈铁马、枪戟林立交织成一幅画面的。思索间,大金得胜亭已不动声色地出现在视野尽头,记录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功业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就耸立于亭内。
作为金代第五代王世宗完颜雍为纪念其祖父完颜阿骨打在此誓师反辽终获胜利而建的纪功碑,大金得胜陀颂碑立碑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是目前我国发现最完整的汉字碑文和女真碑文对译的一块碑刻。石碑为青石雕成,通高328厘米,由碑额、碑身、龟趺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及侧面共雕有四条对称蟠龙,龙头向下,龙身相交,张吻怒目,双爪夺珠,线条流畅,生动逼真。正面两龙盘曲之间,留有碑额,刻有右起竖书两行“大金得胜陀颂”六字。碑身正面刻有右起竖书汉字碑文815个字,背面刻有女真大字碑文1500余字。碑文前部追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集聚兵马、传梃誓师的经过,中间部分介绍了建碑原委,后部则是颂赞帝业长久的诗文。文字简练,顺理成章,大量引用了中国古代历史传说和汉唐皇帝故事。大金得胜陀颂碑碑文早期《满洲金石志》收录较全,石碑于清道光初年尚完整,至光绪三十年(1904)夏,始发现碑石折半,倾卧荆棘丛中。
“我们至今尚能看的石碑完整地矗立在这里,是一代代人坚持不懈的保护传承得来的。”辽金历史文物陈列馆工作人员张富森告诉记者,早在1915年,扶余县县长孔宪熙巡视县境时发现石碑倒地,便命人“洗而拓之”,将石碑重新拼接,并在碑上盖了碑亭,亭外另立花岗岩石碑一座。“由于后来石碑再次遭到破坏,1977年,吉林省政府再次拨款,用现代化学药物将残碑三段黏接复原,为防止碑石风化,又用封护剂涂于其表。1988年,石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在石碑外侧增加铁质全封闭保护罩,1999年,又对石碑护坡进行了加固。2008年,成立大金得胜陀颂碑管理委员会,划定保护区,投入资金800万元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修建了辽金历史文物陈列馆、三层八角碑亭、阿骨打铜像等景点设施。”正是在这样的“接棒”保护、修复中,才使得历经800余年的文字传承至今,让后人清晰可知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竖起反辽旗帜,一呼群诺的雄伟誓师场面和风起云涌的创业生涯。
扶余历史文化地标之二:扶余市博物馆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有很多种方式:逛逛老巷、看看古建筑、读读地方志……而能够将这些零散的记忆汇聚成了一幅完整生动画卷的集文化大成之地,莫过于走进当地的博物馆。扶余市博物馆正是这样一个集扶余历史文化精粹的地标所在。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 《扶余赋》,“秀哉扶余,美哉扶余!枕珠山而横亘平原,傍松水而雄踞省边……石头城、铁路桥把岁月尘封,古遗址、古墓葬把历史珍藏。游哉,大金碑下沼连湖,最是天下胜景收;悠哉,一枕涛声入梦来,绿荫深处是吾乡。”千余字文赋,叹汉韵金风,表现出扶余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千年之沧桑。
扶梯而上,二楼便是扶余市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厅,7000余件不同时期的馆藏文物,集中讲述着从旧石器时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发生在扶余这片土地上的涓滴历史记忆。“扶余的面积不大,但是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却十分厚重。”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现存的馆藏文物绝大多数都属于本地挖掘发现的文物,“与已收集、捐赠的文物来源不同,这些本土挖掘文物能够更为清楚、系统地展示本地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特征。”逐件参观展陈,仿佛沿着波澜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窥向一条长河的来处,多元一体的北方文化由此滥觞、汇聚,奔流至今。
除了文物载体的传承,一地历史文化的传承传播更离不开一群为家乡“代言”的记录者、传播者和探索者。“在扶余有着一批‘醉心’于本地历史文化研究的人,他们当中有退休干部、也有在职职员,有文化战线工作者、也有历史文化爱好者,大家每每收集到新的资料或有新的研究成果都会互通有无、互相商讨。”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次博物馆举办展览,都会邀请这些‘编外’顾问来出出主意,共同研究布展。”
扶余历史文化地标之三:万善石桥
如果说文物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那么民风则是一地文化传承最为生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一向以淳朴、善良、豪爽著称的东北民风,在万善石桥的修建过程中得到集中体现。
据《扶余县志》记载:“自民国元年时,因贾津沟子木桥历年倒塌,苦于修葺,遂由长春岭慈善会提倡募集善资,修筑石桥。他们动员当地一批僧人四处化缘,远至他省,募集资金达一百六十多万吊钱,故称万善。”当时,扶余北部的夹津沟子,北通松花江南达集厂、南天门等地。每遇雨水增多,沟水上涨,水流湍急,虽有木桥,但往往坍塌,不能经久,故行者苦之。当地百姓纷纷“募集善资,修筑石桥”。他们的行动感动了各地的官商富户乃至普通百姓,多则捐资几千吊钱,少则几吊钱。万善石桥建成于民国十年,是吉林省内最早的一座公路桥梁。后来为了纪念筑桥善举和有功人员,慈善会在石桥西端北侧建庙宇一座,并附有钟楼。庙檐下立有两座工程碑和四座募资碑。碑用汉白玉石做成,高七尺,宽二尺,边缘雕龙,两面刻有筑桥者及捐“善资”人的名字,密密麻麻,成千上万。慈善会将石桥取名“万善”,即指此乃万人善举之意。
百年古桥,落影成月。如今已布满岁月痕迹的万善石桥,却仍静静地伫立于山野之间,承托当地百姓千万双匆匆而过的足迹,记录着一方水土上一件件至真至美的故事。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扶余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