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潮起江城再出发 奋楫扬帆正当时 ——来自政协吉林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道

本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2025年01月12日

政协吉林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现场。

吉林市政协与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工作启动仪式。

吉林市政协围绕“加快‘名科’创建,助推健康吉林建设”课题开展调研。

吉林市政协前往河南街、东滩街等街区对“特色美食街区打造情况”视察调研。

【写在前面】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这一年,吉林市政协紧扣中心大局,议政建言,把“政协智慧”注入党委、政府的决策里;

这一年,吉林市政协聚焦民生实事,忠诚履职,把“委员作业”写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这一年,吉林市政协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合力,把“各方力量”融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里。

一年来,吉林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在中共吉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省域副中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把牢思想之舵 锚定正确政治方向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

吉林市政协始终坚持党对政协的全面领导,与党委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政协工作开创新局面。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入推进政协党建。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机关党建水平。坚持“党建+履职”互促共进,确保“两个全覆盖”更加全面有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地落实。支持派驻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把稳发展之势

服务大局情系民生

“市委有号召、政协有行动,市委有部署、政协有落实……”一年来,吉林市政协紧扣振兴发展大局,“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积极助推党委政府工作取得实效。

助推“河长制”,实现“河长治”。持续介入河长制工作,推动问题整改300余个,围绕鳌龙河流域综合整治开展监督视察,助力鳌龙河省控断面水质显著提升。吉林市河长制工作跃至全省优秀等次,“市县政协联动推进河长制责任落实”入选省河长办“河湖长制七年路,看河湖之变”工作实例。

聚焦“为民事”,倾力“惠民生”。组织实施“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落实落细22项帮扶任务,包保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继续开展“委员进网格”活动,办成民生实事400余件。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起底”活动,协调解决民生问题40余个。在全省首创“政协+法院”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组织政协委员参与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

纾困“面对面”,助企“心贴心”。落实全市“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行动2.0升级版要求,帮助委员企业协调解决银企对接、债务清欠、市场销路、法律咨询、审批不畅、业务培训等问题,得到企业认可和好评。开展常态化做实“九解一协调”监督视察,助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把好履职之要

协商议政亮点纷呈

一年来,吉林市政协紧紧围绕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基地”目标,聚焦协商主业,坚持“党政所需、发展所向、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尽政协之能、展政协之长、倾政协之智,为吉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协商建言。

高质量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冰雪产业基地,分别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聚焦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名科”创建、完善城乡医保体系、文化润江城等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针对健全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等13个课题开展调研视察;就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等课题开展民主监督。吉林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市政协报送的《建议案》《协商建议专报》《民主监督建议书》等协商成果上批示18篇次,一批建议转化为党政决策和部门措施。利用省政协“政协吉云”平台,以“‘大东山水迎天下’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组织议政建言活动,全省三级政协委员发表建言2200余条,相关建议专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高标准推进提案办理。引导委员紧扣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提交提案,全年征集提案308件,立案244件。吉林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和市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18件。《关于复建吉林城清代主要城门的建议》提案,市委主要领导领办,现已复建完工的德胜门、朝阳门成为全市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关于加快吉林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市政府主要领导领办,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多项帮扶措施,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发展。

多角度反映社情民意。健全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机制,建强信息员队伍,编发《政协委员“直通车”》30期。其中《关于续建玄天岭清代古炮台工程 打造吉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议》等“金点子”和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落实。

把正团结之风

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2024年,吉林市政协锚定奋斗坐标,汇聚各方力量,积极投身发展“第一线”,画好合作“同心圆”,扩大联谊“朋友圈”,切实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奉献铸就业绩。

委员“走进”聚人心。创新开展“新时代新江城新变化”政协委员“走进”系列活动,组织委员走进博物馆、西环线、盘活企业,看变化、谈感受、话发展,助推全市上下形成委员“喝彩”、群众“点赞”的热烈氛围,增强了江城人民自豪感和自信心,汇聚起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正能量。

加强联系筑同心。健全完善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常态化履职机制,认真落实《吉林市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的意见》,构建“主席—常委—委员—群众”树状联系网络,更好地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界人士的共识和行动。发挥委员联络站(委员协商议事室)功能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解疑释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工作。

宣传联谊增信心。全力打造宣传矩阵,在《人民政协报》《协商新报》等国家及省市媒体刊发政协履职报道40余篇,市政协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280余条。举办“大东山水迎天下·吉人吉画话发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展现吉林市深厚文化底蕴和改革发展非凡成就。利用上级政协和兄弟政协来吉考察调研契机,用政协“好声音”讲述江城“好故事”。

把准强基之脉

建设队伍提质增效

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是政协强基固本的重要工作。一年来,吉林市政协立足打基础谋长远,不断探索创新,加强自身建设,激励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锐意进取,履职尽责。

夯实专委会基础作用。制定落实《吉林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台联结对联系方案》,组织开展学习交流、联合调研视察、对口协商等活动,提升专委会工作规范化水平。坚持主席会议听取专委会重点课题、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增强专委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委员履职搭好平台、建好阵地。

增强委员履职能力。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加强委员学习培训,深入开展“书香政协·悦读江城”委员读书活动,以“微信小课堂”“委员读书群”等形式组织体会交流,委员参与2000余人次。健全委员履职考评机制,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发挥好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以实际行动交出委员合格答卷。

提升机关服务质效。着力打造“政治型、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服务型”机关,弘扬“严新细实”作风,引导机关干部讲政治、重品德、勤学习、敢创新、守底线。积极推进政协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吉林市政协机关以《围绕中心 聚力一线 在服务政协履职中展作为显担当》为题,在全省政协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同心向未来,奋进正当时。焕盛出彩的大东山水,激荡着阔步前行的澎湃力量,孕育着振兴发展的无限希望。站在新的起点,吉林市政协必将在中共吉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昂扬斗志,勇毅前行,不断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独具辨识度的新时代省域副中心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