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给群众满满的安全感

本报记者 刘巍

2025年02月06日

“一定要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在明显位置设置‘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提醒顾客和路人注意安全,并强化安全燃放说明,提醒消费者遵守相关燃放规定。检查灭火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确保随时可用。”

春节期间,在一处鞭炮零售点,延吉市公安局进学派出所副所长玄智勇一边检查灭火器,一边叮嘱经营业主各种注意事项。他告诉记者,鞭炮摊的安全不仅关乎摊主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安全,只有时刻绷紧安全弦,才能让春节的喜庆氛围更加祥和、安心。

随后,玄智勇带队,在辖区开展巡逻。巡逻过程中,他们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和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置。通过高效巡逻防控,让辖区时时处处都有警察的身影。“有人管、有人巡、有人防”,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春节期间,延吉市公安局精心谋划、构建高效巡防体系,将警力下沉充实到街面与路面,大幅增加巡防点位。交巡警大队、各辖区派出所、街面警务站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根据辖区治安状况的动态变化,灵活采取“白天+黑夜”全时段覆盖、“步巡+车巡”多方式互补、“固定+机动”相结合的巡逻策略,对交通枢纽、重要路段、繁华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不间断的巡逻防控。

工作中,延吉市公安局持续加大对公共场所的集中清查整治力度。民警们对各场所从业人员管理、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消防安全状况等进行全面排查,力求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深入辖区“九小场所”,展开地毯式检查。针对火、电、燃气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排查,反复查看相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此外,要求相关责任人务必提高警惕,摒弃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安全弦,确保场所绝对安全,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针对春节期间易发的电诈案件,民警们主动走到百姓身边,进行精准反诈宣传。“如果大家突然接到‘领导’通过QQ、微信等社交工具下达转账指令的,一定打电话核实清楚后再转账。”民警们结合鲜活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发放反诈宣传单、现场解答咨询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刷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诈骗行为的特点、危害以及防范技巧进行详细讲解,为百姓送上反诈“良方”,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识别诈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