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全力保障迎峰度夏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纪事

本报记者 杨悦 通讯员 庄淑英

2025年07月21日

近日,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刘卫立和同事在10千伏康庄乙线安全分线8右2号杆进行更换跌落式开关作业。 王雨欣 摄

近日,国网吉林市城郊供电公司沙河子供电所台区经理在企业帮助用户检查用电设备,了解迎峰度夏期间供电需求。 庄淑英 摄

7月10日清晨6点,吉林市220千伏金珠变电站内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运维班班长李建华带领班组人员通过“晨巡一小时”活动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全面巡视,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正处于“七下八上”关键期,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交织,使电网面临负荷高峰与恶劣气象灾害的双重考验。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提前部署,迅速行动,以战时状态全面投入迎峰度夏攻坚战,通过强化设备运维、优化电网调度、提升应急能力、加强客户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构建起一张坚实的保电网络,全力守护着千家万户清凉,护航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精检细修

确保电网设备“零隐患”运行

7月9日,在66千伏西湾甲乙线,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三班班长王浩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无人机对线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随着控制杆的轻微移动,无人机灵巧地穿梭在线路之间,高清摄像头将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传回控制屏。

这些配备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能够清楚地反映出设备异常情况,精准捕捉到人眼难以察觉的设备缺陷,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3倍。

迎峰度夏期间,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持续加强线路设备巡检频次和精细运维检修,全面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在设备运维的一线战场上,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打出了一套“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查+红外测温”的组合拳。

该公司充分运用智能科技巡检手段,组建了32支无人机巡检队伍,结合以往迎峰度夏期间历史数据和负荷预测,全面梳理重载线路、老旧设备及易受雷击、树障影响的区段,形成重点巡查清单,对辖区重点输电线路实现每月1次全覆盖巡检,发现销针缺失、复合绝缘子破损等隐蔽隐患36处。

同时,组织人员对输电线路、变电站等核心设备进行多维度建模,并开展“拉网式”隐患诊断排查,详细掌握线下通道情况,提前分析、梳理电网迎峰度夏薄弱环节,开展电网运行分析和运行方式研究,纵深推进防范大电网安全事故专项行动,强化电网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实施线路设备可靠性提升专项行动,聚焦“三线”通道和重过载、老旧等设备,深入开展差异化运维,对15台穿林线路柱上真空断路器加装小电流接地装置,加装绝缘子卡具2151个,全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大电网安全风险排查到位、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作为保障民生福祉的“电力先行官”,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全力构建起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立体防御”体系。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组织巡视输电线路203条次、杆塔3882基,完成树木隐患治理77处,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

精准调度

保障电力供需平衡

近期,随着吉林地区气温的持续攀升,7月10日吉林地区供电负荷再创峰值,达到230.6万千瓦,同比增长25.7%。面对这一情况,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建立设备重载、过载预警机制,做好启用各项调整措施准备,防止主设备满载、过载运行,确保电网在高负荷状态下安全稳定运行。

在该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全景监视可视化系统如同一个精密的大脑,实时更新着辖区内用电负荷的海量数据。面对高温导致的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压力,该公司市、县两级调控团队依托系统显示的负荷数据,结合以往用电数据和气象预测数据,科学研判电力供需态势,精心布局电网运行方式,对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商业运营等不同领域的用电趋势进行精准研判,将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为地区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保障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该公司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这一底线的基础上,优先为重点企业、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关键场所畅通绿色用电通道,优化关键场所供电方案。同时,主动对接了解各重点企业生产计划,指导企业科学安排生产班次,并在每日用电高峰时段(10:00-15:00)为一、二级重要用户及重点企业预留负荷裕度,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全力满足吉林石化等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用电需求,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电能。

此外,针对夏季农村地区灌溉用电激增的情况,该公司专门制定“农灌用电保障计划”,对吉林市涉农线路进行负荷监测,在每日早晚灌溉高峰时段(5:00-7:00、18:00-20:00)优先保障电力供应。

7月上旬,吉林市永吉县水稻种植区灌溉用电需求骤增,该公司紧急调整该区域电网运行方式,启用备用变压器,为农田灌溉增加供电容量1.9万千伏安,有效保障了2.2万公顷稻田的及时灌溉。

精诚服务

提升用户用电体验

7月11日上午,吉林市松花江畔突发“暴雨险情”,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内警报骤响,大屏幕实时显示66千伏黄榆分线22号铁塔周边水位持续上涨,可能存在铁塔基础水土流失情况。

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该公司多部门迅速行动,协同作战开展抢修工作。这是该公司模拟极端天气下电网设备受损的应急演练场景。迎峰度夏期间,该公司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和突发情况,滚动修编防汛应急预案,针对变电站雨水倒灌等典型场景多次开展针对性推演和小范围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抢修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电力故障,该公司构建“1+11+70”应急抢修体系,即1个市级应急指挥中心、11个区(县)级应急分中心、70支乡镇应急抢修队,实现抢修力量全域覆盖,备齐备全4大类20种防汛抢险物资,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水平。该公司组建的17支专业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严阵以待,并通过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等专业系统数据,借助先进的系统智能故障判断技术,实现配电网“故障发生-分析研判-故障通知-抢修协同-用户复电”的全过程高效指挥,极大提升了供电故障抢修效率。

在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该公司致力于提升用户用电体验,始终将客户服务放在重要位置。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企业,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了解用户用电需求,提供用电咨询、故障报修、节能诊断、安全用电检查等一站式服务,畅通绿色办电渠道,全方位服务保障民生用电,及时向用户发布电力供应信息、用电安全知识和节约用电倡议,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安全用电。

7月份以来,该公司累计排查用电隐患32处,受理居民新装及增容业务158件,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25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