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飘雪的夜晚,当你一个人坐在火炉抑或暖气旁小憩时,大概总会有一些书、一些电影飞进脑海。
有时候,想起一部电影,就像想起一个故人。有些片段极其清晰,仿佛此刻就在眼前;有些片段变得模糊,要使劲儿想,才能想出些线索、脉络;有些片段则完全忘掉了,就像从没出现过一样,直到有一天,你偶然重温时,一惊,继而拍拍脑袋,自言自语道:“这么重要的情节,我竟然给忘了”。
2
冰雪与电影,有着诸多相像的地方。
雪落无声,而早期电影,也多是无声电影。
雪后,那些裸露出来的物什与冰雪共同构成了一个黑白的世界,而早期电影,也是黑白电影。
提到冰雪,人们大抵都会觉得梦幻、奇妙,忆起儿时童话书里的冰雪世界。电影,同样具有梦幻、奇妙的色彩。有时,抛开电影史,我会想象那个发明电影的人,他多半是个喜欢“胡思乱想”的、自由的、有诗人气质的人吧!
冰雪和电影,既能让人平静下来,也能让人驰骋飞扬。前者让人观赏时陷入对自然、天地、物候的思考,后者让人观看时陷入对电影中的人物、事件以及自己人生的思索;前者可唤醒人久坐的身子,激发起运动的热情,后者可使人时而捧腹、时而挥泪,随着剧情心潮澎湃,在电影结束后不自觉地模仿一些精彩的桥段、对白。
冰雪和电影,对人都很慷慨。只要是有雪的地儿,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小屋还是大厦,无论是洼地还是山林,雪会落到任何地方,包括那一条条冰河。电影也如此,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论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通过影院、户外银幕、电脑屏幕抑或小小的手机屏幕,电影可以走近每一个心灵,而且是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出现。
3
纵观中外影史,不乏以冰雪为题材的电影,有冰雪元素的电影就更多了。
有一类是以极地、冰川为背景的,比如,《南极之恋》《北极大冒险》《航向热带岛屿的冰山》。
有一类是着眼冰雪运动的,比如,聚焦冰球队的《冰上奇迹》,表现花样滑冰的《冰雪公主》,刻画跳台滑雪的《国家代表》,描摹冰上芭蕾的《冰上奇缘》。这类电影,多是将人物和故事融入某一项冰雪运动。
还有一类是所拍摄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正处在雪季,比如,《悬崖之上》《铁道英雄》,漫天的大雪几乎贯穿电影的始终,《长津湖》是更为极端的冰雪,甚至还原出让人泪目的“冰雕连”,在这些电影里,与冰冷、严酷的环境所对应的,是英雄们、先烈们不畏强暴、誓死抵抗的热血精神。再比如,外国电影《雪国列车》《东方快车谋杀案》《楢山节考》《入殓师》《铁道员》等,雪既是这些电影的场景,也与剧情中的死亡以及人们对生死的思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映人物心理抑或推动剧情的作用。
4
长影也有以冰雪运动为题材的电影,最具代表性的是1959年上映的长影第一部体育题材电影《冰上姐妹》。该片的演员卢桂兰毕业于沈阳体院水冰系,《冰上姐妹》是其初登银幕之作。据说,《冰上姐妹》的编剧兼导演武兆堤在筹拍该片时有些犯难,长得漂亮的女演员有很多,但擅长滑冰的漂亮女演员就不好找了。就在武导一筹莫展时,竟在商场里偶遇了颇有气质的卢桂兰,当打听到她是水冰系的学生时,武导当即决定让她做电影的女主角。
此外,长影还有不少剧照或海报里就带有冰雪元素的电影,比如,1953年上映的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草原上的人们》,1959年上映的新中国第一部中苏合拍片《风从东方来》,1979年上映的《吉鸿昌》,1984年上映的《今夜有暴风雪》,1991年入选加拿大蒙特利尔动画电影节的美术片《雪鹿》,1994年上映的《满洲虎行动》,1996年上映的《喜莲》。
去年,在翻读长影史料时,我还见过一张东影第2期干部训练班学员毕业合影,照片上,所有学员身着厚棉袄,姑娘们齐肩短发,多数都席地而坐,后几排的小伙子们都戴着大棉帽,这显然是个寒冬,多半已经下过几场雪,但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青春的气息似乎溢出了老照片。东影4期干部训练班培养了650多名专业人员,后来,这些在冰雪里历练过的人,多数都成了我国电影事业的艺术人才、技术专家和管理者。
5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不少冰雪题材的新片即将与影迷见面。
比如,将齐天大圣、葫芦娃、大耳朵图图与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进行“混搭”的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听起来就挺有意思,这等于是将80后、90后、00后儿时追过的银幕形象进行“拼盘演绎”,放给从80后到10后的人看,这部动画电影大概会像前段时间上映的《天书奇谭》一样,引发群体回忆。电影《我心飞扬》《破冰少年》,则瞄准了短道速滑项目。
除了电影,还有一些冰雪题材的电视剧将陆续播出,其中就包括长影集团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冰雪之名》。
6
去年“双十二”那天,第二十五届长春冰雪节开幕,与网购狂欢节同一天,估计是有“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冷冰雪,热经济”的寓意。
“百年、摇篮、冰雪”是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关键词。初看到冰雪这个关键词,我在想,如果要让电影与冰雪约会,作为电影之都、冰雪之都的长春大概是最适合的约会地点。电影和冰雪本就有浪漫气质,看电影和赏冰雪的过程亦是浪漫的。两个浪漫而美好的元素相叠加,能释放出城市的魅力与活力,让本土的人安心地扎下根,让到访的人爱上这座城。
盼望最近下一场雪,好在雪夜漫步红旗街,透过人潮,看一看电影与冰雪的交织,想一想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电影与冰雪的相遇,这人潮与城市的互动,这历史与现实的交会,不也是一部电影吗?
想起徐志摩的一首诗,《雪花的快乐》,第一段是这么写的,“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当电影邂逅冰雪,无论是电影、城市,还是人,都可以做一朵雪花,飞扬,飞扬,飞扬,因为这地面上有我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