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理论

在牢记“国之大者”追求德艺双馨中勇攀高峰

王奎龙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凝聚着总书记对文艺事业、文艺规律、文艺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诸多金句语重心长、催人奋进。牢记“国之大者”,注重道德修为,文艺工作者才能心中有乾坤、笔下有正道,创作出反映新时代、具有大气象的精品力作,让文艺发挥最大正能量。

牢记“国之大者”,让文艺价值在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得到实现。“文者,贯道之器也。”情系天下苍生,心系国家社稷,是中华民族“文以载道”的光荣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想要描绘好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首先就得充分认识新时代文学使命所系、价值所向,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新的“赶考之路”对文艺事业的新要求,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扛起文艺担当。其后则重在行动,自觉把学习成效落实到文学创作实践中。“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不是背教条、背语录,而是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学有所悟、用有所得,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上谋划创作,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推动创作,以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人民立场、专业本领提升创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这一本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凸显精神引领、价值引导、审美启迪、凝聚力量作为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守正创新,坚定迈向文艺高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勉励大家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勇攀高峰。如何从“高原”迈向“高峰”?这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时代之问”。几年来,为不负总书记殷殷期盼,更好回答时代之问,文艺工作者们思索、讨论、行动,行走在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旅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下沉潜,向上攀登,放眼潮平岸阔,留下一路长歌。新征程上,新的号角吹响,需要文学艺术家赓续薪火、再创经典。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摆脱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紧扣时代脉搏,塑造出立得住、传得开的形象,创作出能流传、受喜爱的作品。必须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聚力重大现实题材创作,为人民和时代而歌,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就作家而言,还要积极参与推动文学“母本”与电影、电视、戏剧、游戏等文艺形态融合转化,打造融合创意、创作和传播新路径,不断拓宽文学道路、光大文学价值,开拓文学新境界,铸就文艺新高峰。

以“人”之高洁求“文”之高格,矢志不渝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鲁迅先生说:“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文艺能够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由此发挥着引导社会价值、引领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文艺工作者、文学创作者的另一个角色是灵魂工程师,其人格与作品的思想价值与社会影响息息相关,不讲德是不行的。艺比天大,德比地厚。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诞生了数不清的文艺先贤,星河灿烂,灼灼其华,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德,辉映着笔下的辞章与形象,一同被后人记住,给了“立言先立德”以生动诠释,也例证着“德”之清浊,深刻地决定着“言”之高低。从文从艺者首先要从认知上搞清楚,我们的自身修养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私事,艺术德行、文艺行风的好坏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生态。对道德修为缺少认同、缺乏实践,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不仅是对创作者自身形象的伤害,也是对文艺、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伤害。必须立下以精品力作铸信仰之魂、培立场之根,永远为党和人民而创作这个志向,在生活里和创作实践中把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要坚守艺术理想,排除一切干扰静心创作,克服一切杂念写好作品;要辨明曲直是非,挺直道德腰杆,在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和职业操守中书写文艺新答卷。相关组织和各个方面要重视文艺队伍道德建设,在既有成绩基础上继续增强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文艺工作者教育管理,培育健康文艺生态。如中国作协提出密切联系服务作家,加强作家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自觉追求德艺双馨,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广大文艺工作者只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使文艺创作融入伟大的历史创造,就一定能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在全力推进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