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冬奥特刊

冬奥与春节相遇 文化与科技交融

本报特派记者探馆2022北京新闻中心

本报北京2月3日讯(特派记者王皓)2月1日,正月初一,2022北京新闻中心正式开门迎客。北京冬奥会期间,这里将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1770名非注册记者的“家”。

今天一大早,记者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家”。在北京国际饭店,经过核验北京健康宝、大数据行程卡后,按照指示牌的指引,记者来到媒体记者证的发放区。在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指引下,记者按要求提交材料后,不到两分钟便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媒体记者证。

佩戴着证件,记者走进了“家”的大门。

冬奥与春节碰撞,文化与科技交融,是记者来到2022北京新闻中心最直观的感受。

因为正值中国农历新年,北京新闻中心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并点缀着春联、福字等春节元素,让记者在工作中也可以体会到浓浓的年味。

为了让中外记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奥运文化,北京新闻中心还设立了“奥运徽章时空交换站”,通过奥运徽章联结过去与现在,讲述北京“双奥之城”的独特故事。

走进“美丽中国”图片展,来自我国各省(区、市)的68张图片集中展示。通过每个地区选取2张代表性景观、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静态展陈的方式,直观展示中国各省(区、市)形象与文化内涵。我省展陈的是雄浑壮阔的长白山天池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美丽夜景。

除了静态展陈,中心内还设有多处互动交流区,供参与者深度体验奥运文化与北京的人文风貌。在“双奥之城·寄语”互动休闲区,记者扫码后便能从现场的留声机中听到鼓楼鸽哨、冬奥地铁等北京特有的城市声音;在“双奥之城·悦游”互动休闲区,可以在操控台上选好路线,在骑行装置上骑行,前方的显示屏便会出现天坛、天安门等一系列首都地标建筑,仿佛实地骑行在开阔的北京城。

在“多彩神州”文化展区,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了DIY彩绘茶席、彩绘生肖、珠艺、掐丝彩砂画,体验传统工艺之美。

据悉,2022北京新闻中心将“新闻+服务、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形象”四大理念贯穿于各项服务中。无论是丰富的新闻发布、鲜活的城市采访、多姿多彩的文化展示,还是细致周到的媒体服务,都让记者深刻体会到“家”的包容与美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