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4日讯(记者李开宇)今天上午,阳光明媚,北京颐和园气氛热烈而祥和。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这里举行。作为第21号火炬手,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接过象征梦想与希望的奥运火炬,精神饱满地向前奔跑。
于吉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带领团队在功能分子筛材料的创制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作为国际化学领域的杰出学者,20多年来,她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火炬传递结束了,于吉红依然难掩兴奋之情。“能够成为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荣幸。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了‘双奥’之城,意义重大。我国如期顺利举办本次冬奥会,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国担当的展现。特别是此次冬奥会融入众多的‘科技冬奥’特色,让全世界一起感受北京冬奥会的科技魅力。当手中的冬奥火炬被点燃的那一刻,我感觉特别神圣,顿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未来,我会带着这种力量继续潜心科学研究,为吉林的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