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要闻

在浩渺星空中放飞梦想

本报记者 景洋

2月1日,大年初一。

当华灯初上,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长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仍然灯火通明。“吉林一号”宽幅01C星研发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科研人员正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实干和奉献迎接新春佳节到来。

记者穿上防静电服,走过一段宽阔的长廊来到“吉林一号”宽幅01C星研制厂房,刚开完项目总结会议的宽幅系列卫星副总师孔令波匆匆赶来,查看了整星电子学系统联试数据。“春节大概有20个同事在加班,宽幅01C星是这个系列的第三颗卫星,该星的多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90后的孔令波年纪虽轻,却是长光卫星的“老员工”了。2016年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硕士毕业后,他一直坚守在研发一线岗位上,很多个春节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记者与他聊天时,孔令波还时刻关注着卫星状态监测数据。

“每一个细节都事关卫星发射,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一丝马虎。”孔令波介绍说,在整星第一轮模飞测试中出现异常情况,为了不影响卫星运行姿态,项目组同事夜以继日地工作。“我们最终找到了异常情况的原因并妥善解决,针对复杂问题的排查,既要有逻辑严密的系统分析,更要有‘坐穿板凳’的耐心和决心。”

目前,“吉林一号”卫星数量已达31颗,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而这颗正在研制的“吉林一号”宽幅01C星,未来将与在轨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用户提供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据介绍,“吉林一号”宽幅01C星预计将于今年4月上旬出征,前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严谨”“细致”“坚守”是科研人员的代名词。项目主管孙洪雨向记者介绍,“从卫星立项、设计生产、测试、总装、试验、发射,到在轨测试的每一个环节,科研人员都倾注了全部心血,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虽然不能回家过春节,但大家内心仍然充满希望和喜悦,热切地期待着卫星升空的那一天。”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