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雪文化是中华民族美好的冰雪情感与古老的冰雪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认同感、民族归属感、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我们也看到了一场“细节之处见真章”的传统冰雪文化盛宴,成为世界感知中华文化魅力的新窗口。立足后冬奥时代,冰雪文化底蕴深厚的吉林,需要进一步讲好冰雪文化故事,树立冰雪文化自信,让传统冰雪文化更好地绽放时代风采,不断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传统冰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尤其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各民族,千百年来与冰雪为伴,在冰雪中求生存、谋发展,充分发挥生活和劳动智慧,创造了与冰雪环境相适应的冬捕、冬狩、冬伐等生产方式,制造了独特的狗(马)拉爬犁、简易滑雪板等冰雪交通工具,开创了适合大众普遍参与的抽冰猴、冰滑子、滑爬犁等冰雪娱乐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众多冰雪竞技体育项目,以及在生产生活之余采撷冰雪赋予的灵感创造出冰灯、冰雪雕塑、冰雪舞蹈等冰雪艺术形式。这些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冰雪文化流传至今,展现出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承载着中华民族与严寒环境条件做斗争、适应环境和崇尚冰清玉洁的共同文化记忆,对于培育地域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具有积极作用。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深刻体悟传统冰雪文化本源、传承与特色,从中汲取力量,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胸怀,讲好中国“冰雪故事”,与世界同行,一起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向未来”。
传承弘扬冰雪文化,推动全民冰雪运动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建设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形成的热潮,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体推进,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发展。”历史悠久的冰雪文化为开展全民冰雪运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更为“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和健康中国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通过大力推进“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我国科学地规划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形成了东南西北遥相呼应、冬夏两季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全面开花的新格局。冰雪文化不仅要继承历史传统,更要展现现代时尚,应通过“滑雪大会”网络综艺真人秀、各类“冰雪节”等活动形式,进一步使冰雪文化的种子在吉林大地开花结果,并以此推动全民冰雪运动不断提质升级,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欢乐,为百姓美好生活助力。
传承弘扬冰雪文化,培铸中华体育精神,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文化是体育之根,精神是体育之魂;文化是体育的精神内涵,文化给予体育发展不竭的思想动力。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形成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以及富国强民的价值追求为体育精神赋予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鲜明的文化特征,构成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冰雪运动中,运动员用不畏严寒、挑战自然的勇气,传承着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构成竞技体育的软实力,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巨大助力。在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发展的征途上,我们必须把坚定文化自信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结合起来,讲好以运动员为主体的冰雪运动项目文化故事,培育具有优秀品德和良好运动成绩的冰雪体育明星,厚植群众冰雪运动的基础,书写体育强省建设新篇章。
传承弘扬冰雪文化,让“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好落地生根,助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今世界,文化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关系,明晰了冰天雪地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冰雪文化既是历史资源,又具时代价值,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未来发展中,必须进一步系统挖掘我省冰雪文化资源价值,保护、传承和弘扬好传统冰雪文化,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好,打造文化产业全链条,推动冰雪运动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为冰雪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冰雪文化不断深入人心,绽放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时代变迁,冰雪文化由生态文化不断衍生出人文内涵,开放、合作、包容的创新意志和纯净、无畏、坚毅的精神品质,成为当代冰雪文化内核,我们必须持续推动冰雪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其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活力。为此,要强化科技赋能,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多元传播,让其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厚植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消费增长内生动力和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全力打造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动能。(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