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文化

春忙耕种冬时咏 锄头种粮笔种诗

本报记者 马璐

每到冬季农闲,结束了一年的辛劳,正是农民们走亲访友、热闹过年的时光,然而农安县巴吉垒镇的一些农民诗歌爱好者却并不清闲。只要有时间,大伙儿就聚在一起吟诗写作,用诗歌表达农民朴素的情感,用诗歌歌颂身边的美好。

岁末年初,正是爱诗之人创作灵感迸发的时段,写作、吟诵、交流……日前,记者来到在巴吉垒镇南洼子村,几名诗歌爱好者以“贺新春”为题,手拿诗稿围坐在一起,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创作诗歌作品。你一言,我一语,一场热闹的诗歌交流会随之展开,讨论的作品皆出自当地农民之手。

“玉米成堆增富色,牛羊满圈秀成栏;贫穷远去乡村振,富贵从来道路宽……”一首七律诗《庆新年》朗诵过后,农民们兴致勃勃地交流开来,“这首诗的意境很好,但有些字词还可以推敲,斟酌一下会更具诗意。”有的从创作技巧说起,有的从诗作意境讲起,没一会儿工夫就写下了10首讴歌乡村、讴歌生活、讴歌时代的诗作。

“像这样的诗歌交流会,我们每年都会开展几十场。”作为本场交流会的“主持”,有着近20年创作经验的李清泉告诉记者,农民诗爱好者们在一起“碰撞”,激发创作灵感,庄稼丰收、移风易俗、农村环境……围绕主题思考,期待写出一首反映乡村新风貌的好诗。

拿起锄头,耕田翻地;放下锄头,吟诗作赋。这里的农民怎么会如此热衷诗歌创作?这还得益于巴吉垒“诗乡”的氛围。从1958年至今,巴吉垒镇共创作诗歌15万余首,出版了《巴吉垒新歌》《田野放歌》《魂梦系黑土地》等近20册诗集。全镇4000余名诗歌爱好者播文明、育新风,这些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文字,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

“地里的庄稼不停长,我的诗就会一直写!”他们中间,李立国是镇里出了名的“创作能手”,别看早早离开了课堂,十多年来他加入诗社,多次参与诗歌培训班,用一双做农活的手写出了数百首诗歌。交流会上李立国兴之所至,写下了“红梅绽放千家美,白鹤翱翔百业兴”的诗句,“种地是我的主业,养牛是我的副业,而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锄头种粮笔种诗,这就是当地农民诗歌文化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高产的庄稼成了诗行,特色的产业写满诗意,富饶的乡村美出诗境……在广阔的田野间,他们在“诗乡”的荣誉下,把群众性诗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