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要闻

暖心!那些抗疫“夫妻档”

本报记者 任胜章 刘佳雪 李梦溪 李文瑶 王伟 李婷 周凇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我省疫情牵动着每一个家庭。关键时刻,有这样一些家庭,夫妻双双义无反顾投身抗疫一线,牺牲自家团圆,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战,守护着同一片万家灯火。

一对“老师档”

吉林市龙潭区缸窑小学副校长武立东和教师孙海清就是一对教育战线投身战“疫”的伉俪,如今并肩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近一个月。

武立东身在抗疫一线,同时还负责学校的后勤安全等工作。他精心安排值班值宿人员,每天除了打电话通知,还要亲自到学校检查每个岗位的工作。随着疫情防控的加紧发力,龙潭区教育系统成立了27人的“党员突击队”,他又第一个请战。

“我们都是党员,更要做出表率。”孙海清是五年级的班主任,患有腰椎间盘脱出症,不能久站,但在疫情防控急需志愿者的情况下,还是克服困难坚持上岗,投身到抗疫一线,并每天为学生批改作业,其间,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照顾卧床的老人。

他们白天各忙各的,经常在电话里都难得说上一两句话。偶尔因为工作相遇也只是匆匆一瞥,远远挥一下手。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能好好陪家人,是这对抗疫夫妻此时最大的愿望。

只一句“告白”

疫情来袭,敦化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郑世连毅然冲到抗疫一线——青沟子乡。春风刺骨,他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巡逻防控、协助检测的工作中。在严密的防护服里,他的警服每天被汗水浸湿,连轴转的工作状态使他的双腿肿胀,眼睛布满血丝。乡亲们觉得他就是大家的主心骨,看到他就觉得暖心、安心。

郑世连的妻子赵辉是敦化市民主街中心社区副主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负责辖区最繁重的流调溯源、封控消杀等工作。每天,她奔走于楼宇之间,用关切而又笃定的话语安抚群众,手臂的疼痛没有阻挡她的脚步。

他们结婚20多年,在疫情来临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主战场,成为并肩战斗的战友。“战场”上忙碌的他们没有甜蜜话语,只有共同的坚守和付出。“做好防护,安全回家”就是他们每天对彼此最真情的叮咛和告白。

最好的爱情,就是一起奋战

疫情突袭,昼夜兼程的忙碌,让东北师大传媒科学学院辅导员任航无暇顾及原本定在3月末的婚礼。

3月12日,任航早上8点入校封闭。为了尽快赶到学生身旁,她顾不上儿女情长,给已领取结婚证的爱人高原匆匆用微信留言:“我是老师,得和学生在一起。”

同时,高原也开始驻守自己的“抗疫战场”。身为吉林卫视《吉林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播,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太多观众希望通过荧屏听到权威的声音。半个多月以来,他吃住在配音间,每天传递着政令信息、疫情变化及抗疫故事。

自从长春市实行静态管理以后,任航不仅要协助医务人员开展一轮又一轮核酸检测,为学生发放防疫物资,还负责运送学生的一日三餐。从学校食堂到学生寝室,她搬了一箱又一箱。为了缓解学生在疫情期间产生的焦虑情绪,每天她都会与学生线上或电话谈心,经常忙到深夜。

“睡了吗?今天又到后半夜,有点累。”忙完后,能和心上人说说话,任航感觉特别踏实。

相互理解,彼此鼓励,并肩战斗,这也是他俩最难忘的记忆。任航说:“最好的爱情,就是一起奋战!”高原说:“等到疫情退散,一定让你做我最美的新娘。”

夫唱妇随

“疫情当前,减少流动”,这句提示语早已深入人心。但陈泰龙和他的妻子金秀丽每天仍然早出晚归一起战“疫”。

陈泰龙是长春市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名党务工作者。3月10日,他主动请战,下沉到绿园区城西镇聚富社区,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脱下工装换上白衣战甲,他勇毅前行,从居住地到社区往返60公里,毫无怨言。

3月16日,因居住小区管控升级无法出入,在向单位和社区报备后,夫妻二人便投身到净月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从检测队伍引导、帮助居民扫码登记、分楼分户整理住户检测登记表、录入住户检测信息、拨打疫情风险排查电话,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检测、登记管控区特殊人群台账、扫码发放自检试剂盒,不论什么工作,只要组织需要,夫妻二人便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一人,每次检测时他们都逐户逐人登记,对核查未到的业主,就打电话或上门提醒,耐心做通工作,不通知到最后一户不离场。每天组织检测回来,还主动统计录入所属区域检测信息,掌握每户的情况,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方舱”里的“英雄妈妈”

张莉是磐石市福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计免科医生。3月19日,她主动要求前往吉林方舱医院工作。她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我理应到战‘疫’一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张莉的爱人也是一名社区医生,也加入了抗疫工作中,二人把孩子送去老人那里。“家人很支持我的决定。孩子也对我说,妈妈,你去和病毒战斗吧,我等你回来!”张莉说,那一刻起,她在儿子眼里,就像英雄一样的存在。每次和儿子联系,儿子都会给她加油鼓劲,让她感到自豪。

刚到方舱医院时,张莉心里也有一点紧张。“但是当我进入工作状态后,很快就忘记了紧张。”

张莉负责管理病区的新冠患者有100多人,她严格按照病区管理工作要求,认真细致地照顾好每一位患者,时刻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为患者下医嘱、写病历、开药。

张莉常说:“心理的安慰胜似良药。”她带领患者入住时,总会跟他们聊天,给他们鼓励。在舱内工作时,她会和经常打招呼的患者留下联系方式;出舱后,她一有空就问问他们的情况。

有一位老年女患者,因家人都感染了新冠肺炎,心情很差,天天失眠。张莉就对她格外留意,每天找时间和她多聊聊天,减轻她的思想负担。经过一时间的耐心疏导,老人慢慢地从消极悲观转变成主动配合治疗了。

张莉每天要忙碌很长时间。“其实真的不容易,特别是防护服穿的时间长了就特别闷,走一阵儿就出汗,为了减少麻烦,尽量控制少上厕所。”张莉说,更累人的是上夜班时,凌晨1点下班,但往往要到两三点才能休息。“下班后,还要进行自我消毒和洗漱。忙完这些后,基本是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半个月过去了,张莉显得有些憔悴。但她说,虽然很疲惫,但能尽责很踏实。“在方舱医院工作的日子,是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