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紧紧咬定社会面清零目标不动摇 一鼓作气夺取长春疫情防控全面胜利

我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本报4月9日讯(记者李开宇)今天上午,我省召开本轮疫情防控工作第30场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宝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耿建仁,长春市九台区委书记黄宪昱,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大勇共同出席发布会,通报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鼓作气夺取长春疫情防控全面胜利

张宝宗通报了我省疫情防控工作重点任务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4月8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长春市实地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以视频形式主持召开长春市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快、准、严、细、实,紧紧咬定社会面清零目标不动摇,一鼓作气夺取长春疫情防控全面胜利。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在吉林市实地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昨天,吉林市实现本轮疫情社会面清零目标,4月7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消毒工作全面巩固提升行动,方舱医院收治长春市转运阳性病例533人,对长春市疫情防控工作予以支持。

四平市、通化市、梅河口市工作队与长春市受援主城区干部群众协同联动,拉网式排查推进核酸检测,高效做好转运、隔离、救治,严格落实封控管控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和应急救治需要。辽源、白山、松原、白城、延边州加强人员和物资支持,各工作队同对口支援主城区防疫力量协作推进核酸检测、流调排查、转运隔离、环境消杀,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全省农民返乡工作扎实推进,截至4月7日,各市(州)已返乡53228人,绝大多数为各地市域内返乡。21个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县全部开始育秧浸种,全省水稻育秧浸种量可供959万亩。

张宝宗说,下一步,全省上下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孙春兰副总理部署要求,以更坚决态度、更彻底措施、更迅速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错时交替开展核酸检测,对涉疫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人员做好上门采样检测,对社会面服务人群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加强隔离资源挖掘周转,规范转运隔离,全面做好疫点及周边区域、相关涉疫场所终末消杀。

二是加强社会面和社区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依照法律法规管控人员聚集。增强一线服务保障力量,突出特殊困难群体,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需求,扎实做好群众工作。

三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分类施治,大力推进中药预防应用。实施好隔离点管理提升行动,强化内部管理和闭环运行。加强各地包保支援人员自身防护,加强对一线防疫人员的关心关爱,保障好他们的健康安全。

四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疫情发展变化调整管控措施,稳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统筹做好返乡种地农民转运和农资调运供应,引导农民有序下田、闭环管理,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

坚决遏制聚集性疫情传播 早日实现疫情防控目标

耿建仁通报了全省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继续加强核酸检测工作。加大采、送、检、报、追全流程监管力度,强化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长春市试剂统筹,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实地调研吉林市城市检测基地、检测方舱和援助省份检测实验室,指导做好检测实验室感染防控和数据上报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

二是抓好流调排查和转运管控。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小区、重点场所聚集性疫情实施“拔钉子”工程,彻底切断传播链。截至4月8日18时,长春市已完成流调37769人,吉林市已完成流调26222人,完成率均为100%。落实落细转运政策,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做到“把住门、管住人、卡住车”,确保涉疫人员正常转运,当日完成6744人转运和1133人回运任务。进一步做好高校在校生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细化管控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净化校园卫生、健全规章制度,切实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全面接收符合条件的解除隔离和治愈出院师生返校。截至4月8日12时,全省累计安置返校人员20559人。

三是继续强化医疗救治管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感染者解除隔离管理、出院以及转运流程,加快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床位周转,规范康复患者回归社区管理。进一步提高定点医院患者救治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平均住院日,同时关注新冠肺炎患者基础疾病治疗。合理调整医务人员休整时间,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在满足救治需求的同时,保障医务人员休息。持续加强营养和心理干预,继续发挥群众热线作用,全省累计实施营养干预14982人次。举办院感防控工作培训,通报全省院感防控医疗救治工作,提升医院感控防护能力。

四是加强环境消杀管理指导。加强集中隔离点、核酸检测点、封控小区、医废处置机构等点位的消杀管理,督促集中隔离点加快涉疫用品的转运处置,有序推进阳性感染者居所的终末消杀。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出动消杀人员135.9万人次,消杀点位约285万个,消杀面积约18.8亿平方米。

耿建仁说,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涉疫重点城区的重点小区、区域、场所、人群,集中优势力量,彻底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坚决遏制聚集性疫情传播,早日实现疫情防控目标。继续做好重点地区区域核酸检测工作,监管采、送、检、报、追各个环节,加强区域核酸检测实验室质控,推进检测进度和效率。继续推进长春市定点医院扩增和方舱医院建设,提升对阳性感染者转运和收治能力,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转尽转。合理调配定点和方舱医院的医疗资源,做好病例的分类收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满足群众正常就医需求。继续利用“每日疫情防控消毒咨询平台”,在线解答环境消杀和个人防护等有关问题,持续开展终末消杀、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价。

电网运行稳定 电力供应平稳可靠

自我省疫情发生以来,省电力公司在做好自身防疫同时,全力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全力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全力确保供电服务保障,李大勇通报了相关情况。

一是保障涉疫用电需求。面对疫情发展带来的方舱医院、隔离点等电源建设任务,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共完成219处集中隔离点、43处临时核酸检测点、726处防疫卡点等涉疫场所配套电源建设任务。

二是做好抗疫供电保障。由于涉疫场所多而分散,调集全省的应急发电资源,对三类重要保电用户制定“一户一策”应急保电方案,重点做好防疫指挥部、定点医院、隔离点等涉疫场所供电保障。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非常关注吉林疫情,统筹全国网资源,调配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湖北、河南、四川、辽宁、黑龙江、陕西等10家电力公司65辆应急电源车、213名保障人员千里驰援,为吉林疫情防控增添了力量。

三是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制定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优质服务十条措施,全力满足企业和群众用电需要。推行“网上国网”线上办电,做到“不出门、不接触、不停电”服务。针对居民小区和涉及民生的供热供水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供电设施开展特巡特护。坚持“先复电,后抢修”原则,将设备故障对客户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面对疫情,取消计划检修,暂停基建作业,提前对重要变电站恢复有人值守,对电网实行全接线、全保护运行。在保障日常运维基础上,组建全能型抢修队伍,实施封闭管理,随时做好跨区应急增援准备。目前,吉林电网运行稳定,电力供应平稳可靠。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九台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对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又会做哪些安排?

黄宪昱说,九台区疫情防控工作实现社会面清零,标志着由“防扩散、防外溢、防聚集”进入到“防输入、防交叉、防反弹”的成果巩固阶段,在省、市工作组指导下,制定了《九台区关于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工作方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春耕生产,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一是继续做好区域核酸检测。对近7日已出现阳性病例的小区以及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实行分类抗原和核酸检测,确保24小时内完成一轮“采、检、报、转、管、运、治”工作闭环,实现随增随清、日清日结。二是严格精准开展社会面管理。坚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总策略,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区人员进入九台,按规定落实好隔离管控措施。建立“三区”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执行“五包一”社区防控责任制度,落实好分区分级管控措施。强化十二类重点人群管控和人员密集场所闭环管理,严禁发生聚集。三是组织开展全域消毒。坚持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对全部阳性病例居所和转运过程中可能受污染的空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杀,对其所在楼栋、小区、社区进行全面环境消杀,对医疗机构、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专业规范消杀,对社会面进行整体预防消杀。同时,鼓励群众自行开展居家环境消杀。四是切实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加大封控区、管控区居民保供力度,完善居民线上采购、商超定时集中运送、志愿者配送到家的无接触闭环式保供机制,打通生活物资保障“最后一米”,同时保障人民群众必要的就医需求。五是有序组织开展备春耕生产。通过农民居住地与所在地的有效衔接,实行“一对一”“点对点”接送,全程闭环管理。务农人员返乡后,实行错峰出行、分片耕作,确保居家与田地“两点一线”。采取“见货不见人”方式将农资分发到户,全力以赴满足农资需求。对因隔离入院无法返乡人员,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负责兜底,协调农民合作社、亲属邻里等代耕代种。研究制定惠农政策措施,组织农技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农业生产,切实将疫情防控对春耕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还将按照快、准、严、细、实工作原则,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有效组织复工复学、复产复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美好健康生活。

春耕春灌用电有保障

我省是农业大省,当下又是春耕在即,目前疫情形势下,电力部门将如何做好春耕春灌用电保障工作?

李大勇说,春耕春灌用电保障是省电力公司一项重要的季节性工作。根据目前疫情形势,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安排。

一是提前启动春耕供电准备,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优先解决春耕春灌用电难题,全面满足春耕负荷用电需求。开展供电设施隐患排查。对涉及春耕的80条输电线路、50台66千伏主变、335条配电线路进行隐患排查整治,春耕期间不安排相关供电设备设施的计划检修。

二是开通春耕用电“绿色通道”,实施联合勘察、限时办结,确保快速接电。利用移动作业终端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一次送电。做好田间地头供电服务。成立558个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指导客户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加强春耕生产期间供电抢修力量配置,提供7×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

同时,春灌期间将对抽水灌溉客户采取欠费不停电措施,对申请验表客户先换表、再校验。对9.8万个井灌台区用电实施线上监测,及时预警负荷超载,引导客户错峰、避峰用电。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