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添怡)连日来,我省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不断传来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的消息。
用中医药防治新冠,是国家诊疗指南的一部分。自2020年国内疫情初起,坚持“中西医协同攻关、优势互补”一直是我省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原则。国家中医专家组成员、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冷向阳说:“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在预防干预救治方面取得了实效。”
我省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迅速组织长春中医药大学和相关医疗机构派出中医救治专家团队进驻吉林市、长春市等重点地区,指导中医药参与医疗救治,同时开展中医药专家分区域巡诊及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三级中医专家联合会诊。
冷向阳介绍,组织救治过程中,长春中医药大学精锐尽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定点救治医院,同时还负责两家方舱医院的救治任务;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各负责两家方舱医院救治任务和承担绿码医院的任务。截至4月9日8时,7家医院已累计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8180名,累计4621名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
冷向阳说,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特点,中医认为其发病仍为“疫毒”,病属“寒湿疫”。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状态”为发病基础。在预防方面以改善人体寒湿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群众新冠感染风险为目的,贯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预防方案。居民日常采取散寒除湿,以辟疫扶正为原则,在常规防护基础上给以除湿辟疫代茶饮和寒湿疫方中药进行预防;另一方面,针对集中或居家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医疗人员、警务人员、核酸检测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重点人群,给予中药解肌清肺方、寒湿疫方、清肺排毒汤来提早阻断,降低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发病几率。
在救治过程中,根据第九版国家诊疗方案和第六版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防治方案,以“消除症状、截断病情、快速转阴”为原则,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病机变化及症状表现,制定不同治则及处方。
针对轻型、普通型患者采用分层用药;对其他医院的重症患者会诊提供“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精准治疗;在疾病恢复期给予中药口服巩固疗效,减少复阳率。目前,除重点人群中医药全覆盖,他们还开展各种中医治疗技术,以帮助患者尽快消除症状。
“根据临床统计,采用纯中药治疗,有症状的患者在服用中药后2—3天症状可明显减轻,病人服用中药后,1天退热率为72%,3天退热率为96%。”冷向阳介绍,从患者用药后第四天开始核酸检测,按照间隔24小时的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为出院标准,与武汉疫情相比转阴时间明显缩短。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负责的1个定点医院和6家方舱医院均无转重及危重型患者。
“在开展医疗救治的同时,我们认真做好科研工作,科学总结中医药在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的循证证据,为未来防疫提供有效支撑。”冷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