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坚定历史自信,才能更好锚定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主动。面对新的“赶考”,我们要学习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激发走向未来的信心和动力,在新的征程上扛起历史担当、勇毅向前,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
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从知行合一的一般逻辑看,自知方能自信,自信才会自觉,自觉才能有为。坚定历史自信,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坚定的历史自信源自正确的历史认知。党的历史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这部教科书客观还原了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困局,全貌呈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有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革命、为民执政所取得的历史功勋。全党全社会只有读透、读懂党史“教科书”,才能真正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才能知其志向之远、信念之坚、探索之难、功业之巨。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继续取得成功的最大底气,也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坚定历史自信是增强历史自觉与历史担当的基础;坚定历史自信,不仅包括坚定对奋斗成就的自信、对奋斗精神的自信,还包括坚定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只有全面了解党在过去一百年“干成了什么”“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疑惑、不动摇,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
坚定历史自信必须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掌握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百年党史中积淀着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智慧,充满着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内含着党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政治合法性和现实正当性。只有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懂弄通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执着奋斗,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学懂弄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才能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必须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持续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要深入了解、理解百年历程中我们党曾经走了什么样的特色之路、进行了怎样的创造性探索、取得了哪些历史性功绩,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力量。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致胜之“理”,从而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明理”“增信”基础上,不断强化政治向心力和历史责任感,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人就必须以坚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党史中虽然没有应对新“赶考”的现成答案,但是写满了党在以往“赶考”中的成功经验、取胜原理和答题思路。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一要“回看走过的路”,从以往的“赶考”历史中吸收成功经验、汲取实践智慧,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信心;二要“比较别人的路”,从当今世界制度竞争、道路竞争、模式竞争的现实比对中,发现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比较优势,为走好新的赶考路积蓄信心;三要“远眺前行的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前瞻新机遇、预测新挑战、研判新风险、攻坚新任务,为应答新考题叠加信心,并以此提振广大人民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念信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主动方能从容,“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面对新赶考、答好新考卷,首先要通过政治关、民心关的考验,因此必须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在新的赶考路上保持从容不迫、担当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意气风发地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壮阔的未来。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