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要闻

青年人的担当和力量

本报记者 王超

34岁的王汉卿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客车制造中心钢车体车间青年铆工,三级操作师。2010年从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通过10余年的努力,成长为一名铆工高级技师。

自进入公司以来,王汉卿便以虚心学习的态度积极努力地工作,从读通图纸到按工艺文件操作,再到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成为同批入厂中最早独立操作的青年职工。

工作初期,随着公司在泰国、巴西等一批国际高端项目陆续施工,王汉卿和工友们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也激发了他的创新潜力。为进一步攻克泰国、巴西等出口项目的生产瓶颈问题,王汉卿利用工余时间,潜心钻研铆工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摸索工作小窍门,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先后与师傅们突破“巴西里约地铁通风口切割技术攻关”“泰国曼谷地铁连接盒与导筒定向水平攻关”等多项技术难题,获得同事们的交口称赞。

王汉卿所在车间党支部通过党建品牌“融炼成钢”组织开展青年岗位建功等活动,辅以技能训练营锻造高素质不锈钢车体技能人才。王汉卿作为技能训练营的第一批参与者,从“天圆地方”到“异径管交叉三通”,训练营的铆工培训课程他一节没落下,并通过展开放样、錾切下料、煨至成型的刻苦历练,在训练营的比赛中多次拔得头筹,成为小有名气的“王老师”。

平日里,王汉卿把所学技能全部应用到实际生产操作当中,在美国波士顿地铁项目、澳大利亚墨尔本地铁项目中充分发挥青年技术骨干的优势作用,先后开发了“美国波士顿地铁车顶安装座五步组焊法”“墨尔本侧墙安装座组对样板”“墨尔本车顶通风器切割组对四步法”“160公里动车组流线型车头试制立项攻关”等技术创新成果。多年来,他累计攻克技术难关10余项,发表论文3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每年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约100余万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在2015年度“长春市制造业技能大赛”中为公司争得荣誉,王汉卿每天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利用工余时间开展基本功练习。天道酬勤,他在比赛中凭借高超技艺,独占鳌头获得冷作钣金工组(机车车辆铆工)第一名,被破格提升为工人技师,并被授予“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中国焊接协会举办全国智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冷作钣金工)竞赛。他再次挑战自我、多方求教,加班加点练技能,最终取得个人总成绩铜奖的优秀成绩。

2021年,公司深化改革,钢车体车间承担的任务更重了。身为车间车内小件班班长的王汉卿,带领班组40名员工每天加班加点确保生产任务完成,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青年人的担当和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