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6版:区域传真·白城

通榆县:

“田保姆”让村民当起“甩手掌柜”

刘畅 李桂华

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村民在进行水稻移苗工作。 马子越 摄

绿野春风起,耕田最当时。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复兴村农夫大田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的500公顷土地上,10台配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正在进行精细化种植,即一次性完成播种、铺膜、下滴灌带、施肥等作业,为春耕进行曲增添了更加明快的节奏。

忙活了一上午的老乡们,站在田埂上聊得正欢:“冯小子,今年光在合作社就得赚1万多元吧?”“那你可算少了,起码3万元!流转土地就有2万多元,加上在合作社开拖拉机和国家给的种植补贴,反正收入是比自己种地翻番了!”冯志洋一边掰着手指算着,一边略带得意地“纠正”问话的老乡。

在复兴村像冯志洋这样收入翻番的村民可不止一户,这得益于村里探索出的春耕新方式——为乡亲们寻找一个“田保姆”。所谓“田保姆”,就是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部分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环节托管给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专业社会化服务。

“今年,我们一共与192户村民签订了托管合同,为保证村民真正得到实惠,从种子、化肥采购到播种管理直至收获归仓,全程都由我们合作社负责,老百姓无需投入一分钱,即可保证每公顷8000元的固定收益和4000元的保底分红。”农夫大田种植合作社总经理李明说。

在播种现场了解到,流转后的土地集中连片,不仅便于大型机械展开作业,而且特别适宜采用“水肥一体化”等新型种植模式。

“在这片地里,我们尝试进行了膜下滴灌与浅埋滴灌两种模式,种子选择了抗倒伏、产量高、口感好的品种。此外,我们还与中化集团展开合作,希望通过现代化农保服务,将这块地打造成高标准试验示范田。”李明说。

“我们村的土地相对来说比较贫瘠,托管经营和自己种植相比,单产能增加20%左右,这既提高了产量,还能解放村民的双手,而解放双手的村民又可以通过外出打工、种植特色经济作物等方式再增加一部分收入,所以乡亲们都很支持这种模式,未来我们很有可能再流转一批岗地。”对于发展前景,村书记孙宏良信心满怀。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