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5版:东北风

芳 邻

□马 犇

自打人们普遍住进了高楼,邻居这个词就显得单薄甚至无力。多数人工作日早出晚归,节假日则“宅家”或度假,对门都很少碰面,同单元抑或同小区的人,即便见面,也多是擦肩而过。

疫情期间,许多人切换成居家模式,因为要关注防疫、团菜等信息,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至少有一个异常活跃的微信群,这个微信群的群友,都是小区邻居。

为了方便派送物资,每个人的群昵称都改成了房间号。同在一个群里,常常就一件具体的事三言两语地交流起来,这房间号反倒让人感受到了温度,是那种此前见面时都感受不到的温度。

在这个群里,活跃的邻居通常有这样几类。一类是第一时间将文字、图片、视频或相关链接转发到群里,你问什么,他都能解答;一类是坚持发“温馨的文字”,不管有没有人回应,一天也不落;一类是义务监督员,封控时有人不守规定,他们会第一时间在群里予以曝光。

除了上述几类,我见得最多的,还是邻里之间的互助,方寸的屏幕里洋溢着邻里间的情谊。有些平常不怎么囤货的邻居家,一旦有人求助,群里就会涌现出一些仗义的邻居,“我给你十斤大米,来取吧”“我家有两袋面粉,给你一袋”“我给你小瓶装的油,你先应急”……大概善举也可以“带节奏”,几乎每条求助信息,都能引发十几二十条“雪中送炭”。

居家办公不忙的时候,我参加小区的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也有个微信群,60多人。基本上都是晚上九十点钟发布第二天的工作,想参加的人接龙报名即可。通常需要10到14个人,往往三分钟之内,人就够了。大伙儿抢着参加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队伍里,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17岁,还有一对母子、一家三口和七八对夫妻。有人将自己的车停在帐篷处当医疗物资仓库,有人承担了整个小区的社区团购的登记、收款工作,有人帮长年卧床的90多岁的邻居导尿。

有个开蛋糕房的老板,也常参加志愿服务,有一回他将自己做的糕点发给“战友”们,虽然那天我没去,也没吃到,但是看着大伙儿晒出的图,就能想象到那种香甜。后来,他又在大群发了个“通知”,大意是解封之前,小区里有孩子过生日,可提前联系他,他赠送一个小蛋糕。一周前,我看到他端着个底盘,上面倒扣着盆,往另一栋楼送,他往回走时,手里多了个纸兜,显然,他给邻居孩子送了个小蛋糕,那家也回赠了礼品。

有一回,有个邻居在群里介绍了家里孩子小的情况。不一会儿,就有很多邻居亮出“家底”提供帮助,猪肉、菜肉馄饨、牛肉丸、鱼肉肠、小零食,品种繁多。还有个热心邻居说,她刚包好肉馅的饺子,问这个邻居是她煮好送过去,还是送生的给他们自己煮。

一些基层工作人员,也成了临时邻居。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接送来小区做核酸的医护人员;小区的网格长天天小区、单位两点一线,线上线下给居民们提供帮助;小区的保安们都以小区为家,帮助卸物资、发放物资、对进小区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杀。

前些天,有个女孩在群里要一头蒜,我和另几个邻居都表示可以提供,后来她去了同单元的邻居家取蒜。女孩向我致谢,我习惯性地回了个啤酒的微信表情,哪知她秒回道:“哥,你是要啤酒吗?我家有两罐,给您送去吧!”不难看出,在这个特殊时期,往常陌生、没有什么互动的邻居,变得熟络、亲近起来,“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语,再次有了存在感,有了价值。

“德不孤,必有邻”,孔夫子以此表达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如今,邻居也能同心同德,岂不更妙,真可谓芳邻也。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