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社会

莘莘学子:为梦想而战

本报记者 吴茗 韩玉红 于悦 马贺 韩雪洁

在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考点门前,学生们走出考场。 本报记者 吴茗 摄

长春市十一高考点外,老师们在为学生加油打气。 本报记者 韩玉红 摄

一位考生家长正在向交警咨询考点周边可以停车的地方。 本报记者 马贺 摄

6月7日上午9点,2022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我省12万余名考生分赴考场,完成一场人生的洗礼。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考生们戴着口罩,通过测温系统进入考场,开启了高考之旅。家长、老师、民警,还有社会各界友朋暖心助考,为梦护航……今年高考有何特点?哪些热点值得关注?高考当日,记者踏查长春市多个考点,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镜头一

防疫措施到位 考生有序赴考

6月7日早上,长春市一直小雨不断,凉爽舒适。出于疫情防控考虑,考生们进入考场的时间有所提前,7点30分开始,学子们陆续进入考点。

在长春市第一百零三中学考点外记者看到,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佩戴口罩的考生保持2米以上间距有序排队。此时距校门不到10米远的校园空地上,已搭建好绿色凉棚,并设置体温检测处,考生们在测温后向考场走去。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三考生和家长在考试之前都需要做核酸检测。“我们社区特别贴心,反复多次在网格群、楼栋群、单元群里发布高考考生和家长的核酸检测地点和时间,还让我们互相提醒别错过,千万别耽误了孩子考试。”家长徐女士说,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高三考生的重视。“希望孩子们都能加油,考出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

“今年高考,省里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各考点为备考做足了功课。在严格落实入场考生测温、身份查验、健康监测等常态化防疫措施的基础上,考点学校还联合多部门积极落实高考服务保障工作,从严从细落实考试纪律和考试安全,确保高考安全平稳顺利进行。”一位陪考教师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高考,我省重点强化了组考防疫工作。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了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方案,并将高考组考防疫列入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重点,制作图文版防疫手册发放给每名考生和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分类设置重置考点、隔离备用考点、救治场所考点和平移考点,细化特殊考场启用原则,落实考生48小时核酸检测入场、考试工作人员“三天两检”及抗原自测措施。考试过程中,入场安检工作人员全程穿戴防护服,实行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严防疫情传播风险。扎实做好考场消毒、通风工作。每个考点配备3名专业防疫人员,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和考试用品。各考点制订考前、考中和考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全力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实。

此外,长春市内各单位、部门还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联防联控综合保障机制,全天候、全链条、全过程做好考试保障工作,通过多部门密切协作,强化考试综合治理,营造安全、公平、健康的考试环境,确保高考平安、平稳,顺利进行。

镜头二

考生追逐梦想 家长寄予希望

“放心吧老妈,我一定会实现我的心愿!”当李嘉乔走进考场的那一刻,他的母亲却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这位母亲告诉记者,儿子的志愿是国防科大,按平时的分数,只要正常发挥应该问题不大。虽然儿子背影轻松,但母亲知道,为了这个理想,儿子付出了很多努力,此时此刻,她希望儿子能考出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考点外,上午9点左右,家长们目送考生进入考场。9点10分,考试已经开始,但考点门外仍有一些家长没有离开,打着雨伞在校园外默默等待。一对夫妇说,虽然不担心孩子的发挥,但自己回家也感觉心里不踏实,“在考场外等着,就感觉能给孩子鼓鼓劲儿!”

周女士说,她对女儿没有过高的要求,就希望孩子别紧张,心态稳住,能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就可以了。“我女儿学习还可以,她想学习语言,想去南方读大学,希望能得偿所愿吧。”

在长春市第十一中学门前,目送孩子进考场的“妈妈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准考证刚一发放,张女士一家就开始悄悄忙碌起来,住哪、吃什么、谁陪着、穿什么、行车线路……但在孩子面前,大家都故作镇定,生怕给孩子带来压力。“冲刺阶段孩子一直挺放松的,她愿意干啥就干啥,我们不吱声,孩子尽力就好了。”

不仅家长们为孩子们加油打气,老师们此时也通过各种方式给爱徒助阵。在长春市十一高考点,东北师大附中10余位教师组成了“带考组”,老师们给即将进考场的孩子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简单的“加油”“别紧张”“肯定没问题”成了最好的祝福。

镜头三

爱心助考 为梦护航

6月7日中午11点,长春外国语学校考点,交警正在维持车辆和行人秩序,已有不少家长在校门两侧和马路对面静静等待。

长春市外国语学校紧邻繁华的红旗街,过往车辆较多,朝阳区分局出动警力护航高考。考点附近立着醒目的标牌:考试期间禁止鸣笛。几辆警车停靠在学校门口附近的路边,警察认真维持秩序,提醒人们不要在校门口附近驻留。

学校附近的宾馆、饭店等商家,也针对高考推出了相应服务,在严格落实扫码等防疫措施基础上,推出了优惠钟点房、提前订餐等周到服务。还有的临街商家,设立了“高考爱心驿站”,免费提供纯净水、自来水笔、打印服务等,为考生和家长助力。

在考点周边,记者看到,驾驶车辆送考生参加考试的家长们听从交警指挥,按照要求把车辆停在了考点周边百米开外。交警随时提醒驾驶员不要鸣笛,共同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昨天看考点时我还担心周边车流动静太大,怕影响孩子考试,现在看到交警一大早过来守着,不让停车、不让鸣笛,感觉放心了不少。”一位考生家长高兴地说。

“我们在市内每个考点都安排了民警站岗执勤,设置‘考场周边禁止鸣笛’告示牌,并安排了巡逻摩托进行巡逻,一旦考生有忘带证件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立刻提供帮助。”在考点路口执勤的民警说,市民们都很配合,在考点周边即使遇到了车流、人流量大而导致的短时间拥堵情况,也没有鸣笛。

6月7日早上5点多,吉林交通广播精英雷锋车队就开始了今年的免费送考服务。从2000年至今,免费送考志愿服务已经坚持了22年。队长袁辉告诉记者,家长预约后,队员总会提前赶到指定地点接送考生,以求安全准时把考生送到考场,出于疫情防控,他们还为考生准备了N95口罩和消毒液等。据了解,7日当天,长春市有150余辆爱心车参与了爱心助考活动。

镜头四

考试结束 考生轻松出场

“出来了!出来了!”6月7日11点40分左右,长春外国语学校考点的考生陆续走出校门。一些家长上前迎接孩子,交警指挥过往车辆避让,守护考生和家长的安全。“考完就不想了!赶紧回去吃饭休息,养足精神准备下一场!”“中午你爸做了你爱吃的排骨,是不是都饿了?”“闺女真棒!”……在一声声关切的话语中,家长们纷纷接孩子回去吃饭、休息,准备迎接下一场考试。

在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考点外,考生们结束考试陆续走出来,看上去神情轻松,开心地与家长会合,有的边走边聊着试题,没有了紧张和压力,只有如释重负的喜悦。

下午5点,伴随着铃声,高考第一天的科目考试完毕。走出考场的施威面带笑容地表示,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节点,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无论考得怎样,以后的日子只要继续锚定航向,乘风破浪,定会走出最好最美的人生之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