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版:区域传真·四平

特色多元教学,减负与提质并重;优质均衡发展,综合施教全面推进;规范线上教学,确保学生学足学好;传承红色基因,磨炼意志激荡心灵——

四平: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期盼

本报记者 崔维利 高鸿

四平市六马路小学“青春当力行 一起向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资料图片)

伊通县伊通镇满族第五小学复课后校园活动。(资料图片)

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学生书法展示活动。 (资料图片)

四平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学党史,跟党走,重劳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资料图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回应更好、更公平、更优质的人民群众教育期盼。”这是四平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

今年以来,四平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用心办教育,用爱伴成长,稳步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特色多元教学——

减负与提质并重

四平市坚持规范与服务同步、减负与提质并重,不断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发布《关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创新探索托管服务模式,确定四平市铁东实验小学、吉林师大附属小学为试点学校。寒假期间,部分小学生走进四平战役纪念馆、市博物馆、图书馆,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了解四战四平历史,感受冰雪运动的无限魅力。印发《四平市中小学减轻作业负担“十要十不要”》,指导各地各学校精准把握作业育人功能,开展线上作业展评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实行“1+N”式课后服务,将基本服务与拓展服务相融合,各中小学校根据家长需求和学生兴趣,实现“一校一品”“一班一特色”。

四平市各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作业设计、作业类型、作业设置、作业管理各具特色,促进作业提质增效。

四平市第一实验小学将当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整理成“特色小卷”,作为课后作业;双辽市第三小学推行“自助餐”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体验式作业。

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多元探索推动“双减”政策落实,云端五育巧融合,精准守护伴成长。在全校启动“空中课堂”,采取“直播+录播”双线融合教学模式推出“五育并举”。德育课塑造品德修养,开展手抄小报征集、观看红色影片、讲述英烈故事、诵读经典国学等活动,引导队员珍惜幸福生活,树立远大志向。智育课优化教学模式,坚持“精细课程”“精准教研”“精准授课”“精准批改”“精准评价”。开展线上教学,设计出“导—学—理—思—查”清单,让学生体验云端评价的快乐。体育课结合多维度、灵活化方式,除仰卧起坐、跳绳拍球等活动外,自由选择广播体操和各种自编操内容,与家长开展亲子锻炼。美育课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开发学生智力和技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美术中感受生活之美。劳育课开展“居家抗疫情 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通过扫地、拖地、煮饭、炒菜、擦桌子、叠被子等家务活,培养学生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学生自己播种、浇水,培育豆芽和香菜,体会劳动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更感受父母照顾家庭的辛苦。四年十一班关轶心同学的家长说:“‘双减’政策给同学们送了一个‘大礼包’,规范治理让大家少了一些攀比和内卷,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自个儿喜欢的事。”

吉林师大附属小学为丰富课后托管生活,精心设置78个多彩社团,阳光体育促进健康成长,流转音韵让校园歌舞飞扬,文笔魅力让学生追求艺术创想。软硬笔书法、扎染、满族文化、制陶艺、扎辫子、做手账,一双双巧手,让小小世界里藏有洞天。厨神社团,研食之旅,构百味人生。堆栈、创客、汽车模型等社团,培养孩子们理性思维、数形智慧,小社团发掘大潜能。四年四班学生李禹欣说:“我最喜欢星期四,因为那天有绕口令社团课,特别好玩。我还想申请上厨神、身临其境社团,快乐成长享受多彩课堂!”

四平市中央东路小学实行“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分类,同时结合班情和学生年龄特点,编排形式多样的课桌舞,为助力“双减”添新招。孩子们通过励志向上的题材、节奏欢快的乐曲、富有动感的舞姿,寓舞蹈与运动于一体,彰显了积极健康、多姿多彩、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平市六马路小学深化音乐、体育教学改革,先后开设形体课、易拉罐、小棒、打击乐器、葫芦丝、篮球等特色课程,创编杯子歌。还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成立40多个社团,其中创意手工社团被评为吉林省优秀美育社团,红色骑兵速滑社团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牌百余枚。

四平市第三中学围绕语文、英语、数学、生物等各学科,举行寒假作业展示、跆拳道表演、民族服饰秀、跳绳、韵律操等多个版块活动。编排《木兰从军》《一蓑烟雨任平生》《英雄王二小》等课本剧,把课本搬出课堂,走上艺术舞台,让孩子们深刻感知、理解课本知识与传统文化,让寒假作业“活”起来。

在不断推进“双减”工作中,关注规范治理,让教育生态顺应民意。为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市教育执法部门对5名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有效维护了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开展全市校外培训排查整治“飓风行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卫健、消防、机关事务等多部门,查处违规办学行为,杜绝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马甲”、逃避监管等问题的发生。在公安部门配合下,对1所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查处。

优质均衡发展——

综合施教全面推进

通过线上教学研修、研讨交流、整合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大学区间优质资源共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上下对接、高效运转工作机制,协调发改、财政等23个市直部门,采取有力举措,解决高中师资和基础条件不足等问题。对全市19所普通高中2600名教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和培训。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四平市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全面有效落实。发掘和培育四平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典型经验,发挥名校引领和辐射作用。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双辽市第一高级中学,分别被评为省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和示范校。

根据《职业教育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助推两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依托长春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资源,组织教师参加培训5场,参训教师288人次。开展四平—长春中高职贯通培养合作,17所长春高职高专学校参与其中。推进1+X证书试点建设,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成立7个对应省级骨干示范专业的中职行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水平。

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遴选首批37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统筹全市16个红色教育基地和校外教育基地,开发13条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国情教育、自然生态教育为项目的研学线路,有效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成为四平各中小学教育教学一大特色。发布《四平市委教育工委关于疫情期间开展家务劳动的倡议书》,鼓励同学们按照不同年龄段劳动清单内容,每天进行特色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勤劳、钻研、创新的劳动品质,全市中小学生踊跃响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居家劳动体验,在劳动中收获,在劳动中成长。

“五一”劳动节期间,四平市实验中学、四平市博达高级中学、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四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市直学校学生以书法、刻纸、绘画、快板、诗朗诵、手势舞、弹唱等方式,唱响节日赞歌,向所有辛勤奉献的劳动者和抗疫逆行者致敬。

四平市六马路小学校组织开展“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升旗、主题班会、居家劳动、劳动日记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行动彰显劳动的光荣和魅力,争当红领巾劳动达人。

四平市八一希望学校开展争做劳动实践小达人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阳光心态,其中“整理一次房间、收拾一次厨房、种植一种植物、洗一次衣服、做一样美食、学一项生活技艺”的“六个一”活动,赢得家长和学生的点赞。

四平市铁西区迎宾街小学校开展“居家抗疫,小小手大能耐”主题教育活动,队员们既拿得了锅铲烹饪,也拿得了拖把扫帚;既能洗衣叠被,又能摘菜削皮;既能照料花草,又能照顾弟妹……个个都是劳动小能手。

四平市铁西区北体育街小学利用操场空地,打造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中队为单位在各自区域插摆中队标牌,并创设具有特色的劳动口号。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种植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农作物,每天记录各种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和生活的意义。

双辽市东明镇中心小学校打造“劳力——健童心、劳心—砺童心、劳智—润童心”特色品牌,让学生广泛参与校园劳动、社区公益劳动、家庭日常劳动,开辟蔬菜基地,鼓励学生到种植基地,参与智能拼装、泡发豆类、制作工具等劳动实践课程,实现知识的融合与运用,激发劳育兴趣。

四平市第十四中学开展“做家务 我能行”劳动教育生活实践活动,将“孝亲敬老”这一传统美德与劳动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懂得感恩,增进亲情,从小培养责任与担当。

规范线上教学——

确保学生学足学好

疫情期间,四平市教育系统成立7个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组,建立覆盖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三个领域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第一时间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等,为线上教学把航定向。

全市649所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以“五育并举”为原则,按照统一部署开展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426所幼儿园通过“一研二宣三指导”,开展高质量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召开线上共享教育资源推进会,累计推送精品课程130余节,形成了“基础课程+特色课程+资源课程”的线上课程体系。发挥“龙头”学校带动作用,打破城乡和地域界限,全市高三学生根据兴趣可进入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线上教学直播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铁西区教育局以“学科知识趣味化、综合能力实践化、创新思维具象化”为总体策略,创新线上教学主题,确保学生学足学好。

坚持“行政部门监管↔教研部门督行↔教研员评教”三级督查责任,在线监管各学校线上教学落实情况,共巡课2196节,互动评课782次。对全市28所中小学校优秀经验进行总结推介,供各地各兄弟校学习借鉴。

全市19个线上教学优秀案例被省教育厅选用,并向全省推广,其中对《四平市多措并举搭建多彩云端课堂》进行专版推广,对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吉林师大附属中学、四平盲童学校、四平市聋哑学校的典型案例进行整篇推广。

关注心理健康,云端守护彰显温度。疫情期间,开设教育24小时服务热线,为师生及家长答疑解惑。启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组织,组织664名心理学志愿者利用热线或平台,“空中”传递心理关爱,累计服务学生及家长19.62万人次。开展“风雨同舟初心在,同心抗疫向未来”教育系统服务全市抗疫志愿者活动,主动关爱疫情一线工作人员子女,让奋战在前线的勇士放心、安心、暖心。在“四平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开设“阳光加油站”“心怀阳光 温暖前行”话题,共推出专题讲座和公益课程200余期。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我们在一起 实践共成长”系列居家主题活动,通过云端升旗、线上班会、居家日记、主题征文等形式,使学生居家德育体验精彩纷呈。

四平市铁东区教育局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强艳玲,采用涂鸦绘画方式,为四平市六马路小学、市第一实验小学、市中央东路小学学生,进行多次线上心理辅导。双辽市教育局心理疏导工作团队,定期向学生发送心理疏导作品、暖心微信、优美歌曲等关心关爱类内容,彰显教育温度。伊通县教育局开展网上捐资助学活动,共募集善款7万余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729人。

传承红色基因——

磨炼意志激荡心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平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中心组织开展“学党史,跟党走,重劳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红色教育资源,围绕专题活动、生存体验、科学实践、素质拓展等模块,设置党史教育、红色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农业实践、素质拓展、生命安全等课程,并依据不同学段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用学习探究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磨炼意志、激荡心灵、收获快乐。

新学期初,四平市教育局与四平市文明办以逐梦冬奥为载体,以地方志资源为依托,践行青春使命,传递奥运精神,传播家乡文化。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以“青春当力行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各学校踊跃响应。

四平市铁西区地直街小学通过原创吉剧《家乡美》,表达师生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热爱;用快板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读懂家乡,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红领巾讲解员的“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四战四平精神”宣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

四平市第十七中学百人共绘“为祖国争光,为冬奥添彩;冰雪之约,共享未来”冬奥图,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彰显爱国情怀。

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以“青春使命”为话题,用手中的画笔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四平市第二十中学以“聆听党史故事 发扬革命精神”为主题,举办党史故事会,邀请抗美援朝上甘岭之战老兵郭景连,为共青团员讲战斗故事。大家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