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要闻

长春:扬帆科创蓝海

本报记者 王秋月

在长春经开区的吉林省智宸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里,试验员在忙着做集成电路设计。“我们正在全力赶工,这批高精度相机的配件要如期交付。”公司总经理李丙玉介绍,作为一家研发型科技公司,5月6日复工以来,一直在加紧订单生产。

这只是长春高科技企业与时间赛跑的一个缩影。

加快推动由区域科教中心向区域创新中心迈进,是长春市未来5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着力推进长春科技创新城建设,长春思路清晰,谋定而动。

科技创新城以高新、经开、北湖(科学城)3个开发区的284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重点发展医药、光电信息、航空航天3个主导产业,辐射对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双基地”中的“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推动全省科技创新。

有压力才有动力。到2025年,长春要建设1个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设1个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光电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长光卫星等“独角兽”企业形成新的集群和规模效应,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户以上……着力打造产业集聚的北方“光谷”“药谷”“车谷”“农谷”“数谷”,长春“点线面”同步发力,朝着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人才集聚地和“双创”示范城坚实迈进。

今年3月疫情发生以来,长光卫星技术公司连续生产,共计出厂16颗卫星,近日通过“一箭五星”“一箭八星”连续成功发射入轨。“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达到54颗,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同样,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公司、海谱润斯科技公司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推进生产运行。

“我们的试验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科研人员正不断创新生产工艺,努力在新材料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在吉林长玉特陶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特种陶瓷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春节之后,他们就在全力科技攻关。

大型企业纷纷到长春设立大型研发及创新机构,华为研究所、阿里中心、科大讯飞东北亚研究院、法国达索创新中心……长春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加强。

鼓励科技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长春红旗、智能装备、固态电池、数字经济等产学研联盟发展,加快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长春坚持抓创新与抓人才并举,抓创新与抓创业并重,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激活“一池春水”。

持续推进国家自创区、国家农高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启动建设北湖科学城;支持长春光机所青年创新中心发展;加快推进华为创新中心、科大讯飞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长春致力于孵化更多科创平台,推广摆渡创新工场“双创”模式,推动建设一批专业性创新孵化载体,打造“双创”升级版。

年初以来,在打造长春科技创新城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长春新区,已有几十个项目陆续开复工。据介绍,今年,新区全年计划开复工项目270个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达70%以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