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8版:文苑茶坊

吉林非遗:

探寻家园、建设家园、扮美家园的创造历程

——与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桂林一席谈

龚保华

白山松花石雕刻技艺省级传承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涤新作品《铮骨砚》

长白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倪友芝作品

人类口头和非遗代表作项目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梁冰 摄

东北二人转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王忠堂给徒弟传授技艺

国家级项目查干淖尔冬捕习俗——祭湖醒网仪式 梁冰 摄

2022年6月11日是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吉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丽多姿,源远流长。

吉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踏实前行,任重道远。

这是一个探寻家园、建设家园、扮美家园的创造历程。

对此,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桂林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特的理解。

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都拟定一个主题。那么,如何理解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以其美好的姿态,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今年设立17年,每年确立的主题都具有针对性。或强化保护理念,或提供保护路径,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016年“文化遗产日”的时候曾明确提出了“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口号,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又着重强化“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可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是非遗活态保护和传承的根本路径。而提出这一口号和强化这一主题说明两点:一是大家有了一个基本共识,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激活传统、让传统发挥现实作用。第二,说明了在融合上做得还不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还要寻找更为熨帖的方式。

那么,非遗如何很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孙桂林认为,归根结底,还在于对非遗属性的认知,和对这种认知的坚守上。

“非遗是什么”?尽管非遗项目类别复杂,但是非遗具有统一属性。非遗保护就是以释放项目的文化价值来实现其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越高,经济附加值越大,精神价值越厚重,项目传承越恒久。

基于多年的非遗保护实践,孙桂林说,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草编项目生产中,但如果没有规范的传承,不仅技艺得不到延续,文化价值和文化个性也可能消蚀殆尽。一项技艺衍生品的文化价值稀释掉了、个性消失了,经济价值也不复存在。所以说,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市场化仅仅是非遗保护与传承某一环节上可以选择的手段,且前提是不能以稀释文化价值为代价,做透支开发和短期消费,否则与我们非遗保护的初衷南辕北辙。

这就过渡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层面。如果以商品的概念来定义非遗,那么这些农耕时代的产品、手艺,是不是网络时代所需要的?从这个角度说,一些非遗衍生品因为没有高科技产品那么便捷、那么多功能,慢慢是否会变得不需要?但是它的文化价值及其精神享受和个性化生活引领功能却可以穿越时空,从农耕时代直达网络时代,为现代人所接受、共享并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动力。

有了认知上的共识,才会根据各地人文习俗,寻求打开和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和方式。

非遗保护工作者对非遗属性应有统一的认知和坚守,非遗传承人也应对非遗属性和自身的传承有更深的体验与顿悟。在此,孙桂林特别提到了当年林徽因抢救景泰蓝的一段经历——在目睹了北京景泰蓝被丢在古董市场一角无人问津的境况后,林徽因以敦煌飞天图案“试水”,让古老的工艺获得新生。后来她在《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中写道:“……图样方面的循规蹈矩,师守成法,偏向无原则的繁琐工巧。工匠师傅们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制作出一些重要精致工细的作品,但是他们没有能够发挥出他们真正的创造力……它们必须是民族的,而重要的是它们必须是今天的。”(转引自林彬《林徽因传》)

林徽因的这段经历,足以让我们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有更深入的理解。

不少非遗项目常常在偏僻的乡村保存着完整的形态,那么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如何并行不悖、比翼齐飞?

“从长远眼光来看,城镇化要具有竞争力,避免同质化,保护和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孙桂林说,“同样,非遗要走进当下生活并活态传承下去,城镇化发展不应成为无解的障碍,而应视为释放活力的机遇。关键是两者如何达成共识,并从中找到并行不悖、比翼齐飞的起点和路径。”

在非遗保护形成全社会共识的今天,通过20年的挖掘、整理、论证和四级名录体系建设,我省非遗家底基本摸清。那么如何描述我省非遗的创造历程?

如果要列举21世纪全球范围内重大的文化事件,毫无疑问,由政府推动、民众参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占据显赫位置。从2001年算起,我国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运行了20年。从文化主管部门的推动、相关专家介入,到民众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热情参与,以及多方面实践,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神秘,它的历史创造和现实存在,业已在民众头脑中得以有效衔接。非遗就在身边,“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和传承路径及方式的认定奠定了基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可能。

经过这20年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和本省五批项目筛选、国家六批项目申报,我省非遗的大部分家底已经浮出水面。现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55项,省级代表性项目433项,市、县级代表项目2000多项。能够在“移植”和“冲击”中绽放和传承的文化是强大的,所以尽管与项目数量庞大的省份相比,我省非遗体量不大,但特色鲜明。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项目所占比重较大,呈现出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共性;不仅类别齐全,也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有形态。

那么这些非遗项目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穿越岁月的磨蚀传承至今的?孙桂林动情地说,吉林省非遗的创造历程是否可以这样描述:闯关东移民的涌入,蒙古族的放垦,一些少数民族的迁入以及流人的落脚,使移民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与当地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相融相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民众在此探寻家园、建设家园、扮美家园的艰难创业过程中,创造并传承着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些年,随着身边不少食品、用品进入非遗名录,越来越令人感觉非遗离我们很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筛选?如何理解“人人都是非遗创造者”“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孙桂林感慨地说,非遗保护事业20年,我们都是学习者和探索者,一点一滴去感悟和领会。在田野调查、资料辨析和价值论证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把“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四个概念依次搞清楚,有关“神秘化”和“泛化”的困惑就释然了,很多问题就容易理解,也能够避免误解了。

这四个概念,放在一起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历程和非遗项目的筛选过程。

疫情期间,不少朋友纷纷晒出自己用不同器具生出的豆芽菜,用已有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口味炒出的美味的菜肴……生豆芽菜和炒菜,一定是学来的,这是传承;而“用不同的器具”和“结合自己的口味”就是传承基础上的创造了。这种弥漫于生活当中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就是“非物质文化”事象。它可能是稍纵即逝的,不被关注的;也可能作为一种民间技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而留存下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样,“人人都是非遗创造者”“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就容易理解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事象的基础上形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形成。它应具有完整形态,不仅流传、延续下来,还具备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成为某一群体中的生活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定在相同的非遗项目中产生,在同类项目中具有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及其精神指向,因此列入四级名录中加以保护。

我省现有两个以非遗项目为主体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查干湖文化(前郭尔罗斯)生态保护实验区、朝鲜族(延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那么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以往的项目保护有什么不同?

整体性保护是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的发明,是对项目保护方式的提升和完善。也就是说,整体性保护更注重非遗项目与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不再把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割裂开来,不能把非遗项目固有的文化形态割裂开来。于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上日程。

在文化主管部门推动下,在生态区所在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在分步实施。

整体性保护是一种理念,在此理念引领下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就会有所不同、有所调整。整体性保护除了硬件设施建设之外,也应包括文化生态区整体文化精神的提炼。每一个文化生态区不仅是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传承,又能够熔铸一种精神符号,既看得见,又感受得到,并以输出价值观来扩大文化影响力,风景风情化,公园家园化,那势必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条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除了保护传承文化的多样性之外,如何对当下民众的非物质文化创造产生影响?

谈及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除了常态工作外,下一步还有哪些自选动作时,孙桂林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代人按照生活需要和生活理想进行传承和创造的过程,在挖掘非遗资源、抢救濒危项目、扩大传承人队伍等保护措施基本完善的基础上,非遗创造性思维的梳理和研究值得关注。如果说我省的非遗是在吉林这块土地上探寻家园、建设家园、扮美家园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面对同样的物质资源,在非遗载体上,一定有值得总结的属于这一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的总结,对于当下和未来新业态的培育、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人力资源的挖掘和人才的使用等等,都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进行长期的、认真的、从“纵”到“横”、从“点”到“面”、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思考。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下一步计划开展省内四级名录项目的价值评估工程,先制订评估标准,然后分级分类开展项目评估;在对项目进行充分的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保护、传承细则,分项指导、分步实施。同时,为传承人考核和传承人退出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本版图片由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