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统一领导、职责明确、权责一致、上下联动……去年以来,省应急管理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纳入“基层建设年”重要工作内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有机构、有机制、有人员、有保障、有能力“五有”为目标,组织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相应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住山林草原安全就是守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森林草原防灭火事关重大,省森防办作为牵头抓总机构,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加强基层,进一步完善基层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基层能力建设水平,切实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筑牢防火安全线,守护绿色安全梦。今年,我省首次实现春季森林草原防火“零火灾”,连续41年实现无重大森林火灾。
坚持高位推动
延伸责任链条,做到“有机构”
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面对当前严峻的森林防灭火形势,从省委、省政府,到省应急管理厅、省森防办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重要的就是科学合理地排兵布阵。
省委书记景俊海、省长韩俊等省领导多次作出安排部署;
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将基层应急网格化管理纳入城乡基层治理重要内容;
省委组织部将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纳入《吉林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标准体系》;
省应急厅把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作为“基层建设年”首要任务,成立工作专班,综合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推动工作落实。
……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全省乡镇(街道)设置956个应急管理办公室,村屯(社区)设置55414个应急管理网格;省森防办派出36批、106人次深入到60个县(市、区),督促各乡镇(街道)成立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组织机构;各村屯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村级扑火队伍。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省应急管理厅、省森防办严格落实“七长”负责制,指导地方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防火责任落实到村屯、到人头、到地块,给责任单位及人员套上了“紧箍咒”,累计签订防火责任状56万份。
同时,积极推动落实“市—县—乡(镇)—村—护林(护草)员”五级包干的网格化管理责任,明确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推行林长制,森林草原经营单位承担主体责任。指导县、乡两级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指标考核体系,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对防火工作不利,火情处置不及时严肃追责问责。每年“清明”“五一”“十一”等防火关键期,省森防指、省应急厅和省林草局联合组成督查组对乡镇、村屯进行督促检查,落实防火责任。按照就近原则每十户编为一组,建立农户“十户联防”公约,推动做好责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做到相互监督履职、共同承担责任。
星河不负赶路人。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全省“十户联防”公约覆盖度达100%,切实让基层的神经全部动起来。
坚持牵头抓总
微观具体指导,做到“有机制”
“报告,一切准备就绪……灭火演练正式开始!”每逢重要的时间节点,省森防办都会加强相关的防灭火联合演练。
演练中,指挥部会根据火灾初判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综合协调组、扑救指挥组、气象服务组、医疗救治组等工作组在接到指令后迅速开展行动,确保“火情”被成功扑灭。
演习的顺利进行,源自省应急厅的牵头抓总,科学指导;源于省森防办的一整套机制。
——为统筹抓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三大能力建设,省应急厅创新实施带着问题搞调研、牵头制定总方案、组织培训细把关、图表任务定清单、明督暗查强监管和通报问责严督办“六项措施”,强化微观具体指导。
——省森防办在全国率先提出应急、林草、森林消防、环保、气象等部门联合指导、联合督查、联合训练、联合演练、联合值守、联合防范、联合共享、联合保障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八联’机制”。
——扁平化管理助力防灭火工作开展。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将工作指令通过微信群发,按照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屯)的层次,信息直达基层检查员、瞭望员、巡护员。各村屯或“三员”把落实情况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层层上报。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级共有森防办微信工作群1810个,群内有7.4万人(其中市级52个,2223人;县市区637个,2.65万人;乡镇、街道、林业场站1121个,4.52万人)。按照全省林区人口60万人计算,相当于林区每8个人就有1个人在森林防火群里。
——通过下发《警示函》和《提示函》,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仅2022年春防,就接连下发17个提示函、警示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后,省森防办通过“全省预案修订工作群”对基层预案修订推进情况实行月调度。对省内3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方案、森林火灾救援作战方案开展“双方案”制定工作,实施“一地一案”。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基层认真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值班室配备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值班人员会信息接报、会情况处置;完善火灾应急处置流程,做到“有火必报”,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卫星热点现场核查严格执行2小时反馈,我省实现核查反馈率和准确率100%;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适时组织森防指成员单位开展会商,形成本区域火险趋势预测报告,遇有突发情况,随时会商;春秋防火期前,指导市县重点林区组织开展联防协议签订,落实到纸面、落实到人头,让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成为常态……按照《关于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通报和发布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基层制订辖区森林火险预警响应预案,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依据预警响应状态安排部署工作。
在强有力的举措之下,目前,我省森林草原的防灭火工作做到了机制建立健全完备,责任区划分清晰,具体责任人落实到位,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
“通过坚持牵头抓总,微观具体指导,建章立制,一级抓一级,狠抓落实区域责任、部门责任、地块责任、管护责任,实现森林草原的防灭火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切实消除了防护死角和盲区。”省森防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坚持全域覆盖
规范配置力量,做到“有人员”
宁可向前一步形成重叠,不可退后一步形成空隙。这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十分重要,需规范配置力量,要有强有力的队伍。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败。
按照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或明确3至5人的标准,乡镇(街道)共配备或明确应急管理人员4714人,按照村以村民小组、社区以300至500户居民为基本单元划分为1个网格,全省村屯(社区)共配备应急管理网格员73814人。组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1238个,组建村屯和社区应急救援分队9543个……省应急管理厅认真指导各地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一张“铺天”“盖地”的森林草原防火网在全省越织越密,森防专业队伍越来越强。
作为森林防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是扑救和处置森林火灾的主要力量。每年一到春秋重点防火期,全省579支地方森林消防队伍9920人便会集结就位。
为规范森林消防队伍日常管理,省森防办对各类森林消防队伍的内业、备勤和安全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将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列入森林防火工作考评和综合能力评估的主要内容,作为森林防火安全重要隐患源和进入先进等级行列的重要绩效考核指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推动专业队伍建设达到标准化,省森防指制定出台了《大力推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指导市、县两级森防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组建乡村义务扑火队。同时,积极推进综合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组建一支206人省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快防火物资库改造,采购防火服装45套,配备重型装备全地形扑救森林火灾蟒士车4台,全力打造“全灾种、大应急”防火工作“新蓝图”。
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找得赢,经过标准化培训的森林消防队伍锻炼成专业过硬的“精锐部队”。“一旦有火情,就冲上一线,确定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我们深知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是“森防勇士”的铮铮誓言。
眼下,这支队伍肩负重担,坚守在森林草原的防灭火一线,在茫茫林海谱写着一首首激荡人心的赞歌……
坚持上下联动
加强物资储备,做到“有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基层防灭火工作,保障要跟得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1年,各地区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累计达1765.1万元。全省成立乡镇(街道)应急物资储备中心833个,村屯(社区)应急物资储备库(站)5052个……为加强防灭火的物资储备,我省各县(市、区)都将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或乡镇(街道)级财政预算予以充分保障。
为使保障工作科学有序,省森防办强化对乡镇(街道)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和管理制度,实现了资金投入常态化和日常管理规范化,物资储备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并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以泉阳镇为例,作为我省国家级试点乡镇,现配备森林消防水泵5台、灭火水枪80支、油锯20台、割灌机20台、灭火服20套、防火大衣30件、睡袋50个、发电机2台、灭火机20台。
这只是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试点建设,对全省各乡镇森林防火标准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层火灾处置和保障能力,为处置初始火情做好了充分的应急准备。据介绍,省森防办还加强对省航空护林中心业务指导,对现有森林航空消防体系进行升级扩展,完成了敦化基地升级改造工程,推进了辉南、汪清、丰满3个新建起降场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大力推进“一站一队”建设,将东部和中部重点林区全部纳入巡护范围,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配备数量达到12至15架,满足区域性空中灭火作战需求。
打造智慧网,提高监控效率。省森防办还依托省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管理和指挥决策系统,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数据图上展示,实现图上指挥调度。工作中,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村屯(社区)采集、乡镇(街道)核对、县(市)区管理”的应急信息采集流程,可直接将辖区应急装备、物资,避险地、疏散路线、水源地、防灭火设施,扑火队伍及日常工作开展等数据信息,使用网页、手机APP等方式上传至信息化平台,做到提早预警,及时反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人员成本。
坚持学用结合
强化素质提升,做到“有能力”
基层应急管理要“干什么、怎么干?”针对个别地方、个别人员存在认知不明确的实际情况,省应急管理厅、省森防办下大力气,有的放矢地认真解决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不会干”问题。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省应急管理厅梳理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森林火灾初期处置、防汛抗旱基本知识、抗震救灾基本技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灾害事故初期处置8大类培训内容,制作培训大纲和教学课件,录制视频开展网络培训。开通吉林省应急管理学院,对包括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进行网络培训。
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省应急管理厅、省森防办还坚持“学用结合”,针对省内典型火灾案例和省级重点防火区域发生的火灾案例,省森防办研讨科学扑救方案,制定防范策略,确保防范到位。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模拟或实战拉动演练,在长白山地区和边境地区组织省级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演练,突出做好以水灭火、机械化灭火、空地协同灭火、联勤联动灭火为主要内容的“大集团实战演练”。指导基层制订应急演练方案,并开展督导检查,查找任务分工、协作配合、协同指挥、力量调动和通信传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基层进行整改。结合日常检查,模拟森林草原火情,随机组织不同类型的演练活动,重点检验各级各类扑火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增援扑火能力和应急物资、装备等准备情况。积极探索大型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在森林防灭火领域的应用,提高机群灭火、地空配合作战能力。
红装无悔,护林不怠,不负青山,逐绿前行。
如今,省应急管理厅、省森防办正在系统推进“十四五”时期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持续理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基础能力,加快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省各级应急管理和森防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防灭火队伍能力建设,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在蓝天白云辉映相伴下,在林木花草葳蕤生辉中,以“青山常在”的初心为指引,时刻坚守使命,夙兴夜寐地守护着我们的青山绿水、和美家园,共同唱响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绿色壮歌。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