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区域传真·松原

凝心聚力加油干 踔厉奋进再出发

——松原市开展重点工作巡检纪实

本报记者 张红玉

扶余山鹰(吉林)有限公司100万吨制浆及年产100万吨工业包装纸项目。

前郭县新疆金风绿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经开区旭鑫12万吨玉米精炼油项目。

乾安中溢年产12万吨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宁江区中车松原新能源基地项目。

长岭锦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机厂建设项目。

扶余市永平乡九连山村。

7月7日至10日,松原市开展了全市重点工作巡检活动,实地检查了各县(市、区)开发区项目建设、“千村示范”创建等工作进展情况,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促进经济回暖向好、稳中有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减速。

4天时间,巡检队伍行程2000多公里,看了20个项目,检查了10个村屯。一路上,各县区参检人员边看边讨论、边听边思索,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方法,学习取经态度端正;虚心面对检阅,客观直视对比,诚恳接受意见,真心查找不足,认真交流经验,比学赶超氛围浓厚。这次巡检,是全面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促进经济回暖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经验,全力打好下半年稳增长战役的关键行动,是鼓舞士气、重振精神,全面开展好下半年工作的强心针。

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今年上半年,松原市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40个,已经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去年为242个),全年重大项目建设数量预计达到260个以上,而且109个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全部入统,在全省率先实现入统“清零”。

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更是松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一直以来,松原市都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为头等大事、项目落地为评价标准”的思想,以项目落地论英雄、以项目落地衡量干部工作能力,全力抓好抓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紧扣自身优势抓招商、谋项目。近年来,松原市通过不遗余力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招引了一批大体量的项目。这一系列百亿级重大项目,为松原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厚重力量。

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达到34个,完成投资82亿元,占投资比重高达49.2%。其中,宁江区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制造、扶余山鹰造纸、前郭金风智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长岭云天化、乾安中溢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经开区嘉吉生化产业园等项目,都成为全市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贡献链主力量。

“招商引资永远都是第一要务,我们要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拟一个详细的招商项目清单,挤时间走出去招商。”看着一个个项目,听着各县区主要领导介绍项目的招引过程和推进情况,松原市委书记李晓杰不时提醒各县区主要领导,要时刻将招商引资工作放在第一位,用一个个真金白银的项目支撑起县域发展的未来。

作为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的主要区域之一,松原市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属于Ⅲ类资源区,品质好、可开发性高。近两年来,松原市紧扣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机遇,引进了一批风电项目。

在前郭的新疆金风绿电示范区智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长岭的吉林锦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电主机厂项目、乾安的天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宁江区的利德天诚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园等项目的施工现场,大家被一个个新能源产业项目所震撼,也看到了松原全力建设“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区”的美好未来。

打造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区,松原的计划和行动环环相扣,紧密相随。按照年初的计划,今年松原市将谋划储备项目102个,总投资2348亿元;开复工重点项目39个,完成投资200亿元,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400万千瓦、实现外送电量30亿千瓦时、消纳电量10亿千瓦时。

具体落实上,围绕“发电端”,重点建设中石油集团投资420亿元的风光发电、中车集团投资350亿元的风光发电等12个项目;围绕“外送端”,加快建设国网松原供电公司投资7.7亿元的乾安500千伏输变电、投资2.1亿元的长岭龙凤500千伏扩建等17个项目;围绕“负荷端”,推动“绿电”示范园区投入使用,加快建设沈阳黎明气体投资6亿元的工业气体及氢能生产等3个项目;围绕“储能端”,启动建设国网风电投资1.5亿元的乾安10万千瓦平价风电、阳光电源投资8000万元的乾安5万千瓦平价渔光互补光伏发电2个项目。

目前,各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针对正泰集团光伏发电等新的项目的招商引资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松原的资源优势也正在被最大化地转化成产业优势。

今年以来,松原市在全市开展了“走遍松原”活动,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实际,积极优化完善招商政策,采取送政策上门等服务方式,全力以赴为投资企业、招商项目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

在奥金斯农牧公司前郭县万头优质核心种牛繁育示范场项目、吉林旭鑫12万吨玉米精练油、中粮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屠宰加工项目、扶余6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场、拓北拓年产36万吨饲料加工等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在介绍项目建设情况时,都高度赞扬了各地、各部门在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的“服务精神”。正是这种“妈妈式”的服务方式,不但坚定了企业在松原发展壮大的决心,也鼓舞了他们以商招商的动力。

今年初,松原市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邀请近百位企业家亲临现场,会上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155.1亿元。

“要深入开展第三轮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活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五张清单’,走出去、请进来,尽快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总结会上,市长陈强再一次强调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号召大家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把疫情延误的时机补回来,用一个个项目为稳增长加码助力。

——围绕产业链谋项目、强产业。近年来,松原市紧紧围绕增强产业丰厚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谋项目、抓招商,全力发挥重点项目支撑拉动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

此次活动,巡检组先后走进前郭县、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岭县、扶余市、乾安县、宁江区,看了2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中,很多都是体量大、产业链条深、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

在吉林省贝斯特包装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前郭县主要领导和公司董事长潘传钞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这是一个老企业上新量的项目,项目建成后相当于再造一个原来的企业,这不但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将带动区域运输等第三产业发展,是不用外出招商、引领帮助企业扩产增盈的一个典范。

在嘉吉生化产业园区,巡检组先后看了嘉吉中国食品安全与技术中心、吉林旭鑫12万吨玉米精炼油等项目的建设情况。据嘉吉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嵩介绍,该园区以嘉吉公司为龙头企业,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共享、销售网络共享的模式,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相继引进12个产业类项目,初步形成了玉米——玉米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氨基酸生物化工产业链条,今后还将重点在变性淀粉、淀粉糖、氨基酸、有机酸、生物基新材料等方面招引项目。

嘉吉产业园的发展壮大,是头部企业和“链主型”企业引领,形成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效应的成功典范,对于推动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打造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有着同样潜力的还有山鹰纸业和中车集团在松原投资建设的项目,在山鹰纸业100万吨制浆及年产100万吨工业包装纸项目现场,山鹰纸业(吉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镇亮详细介绍了山鹰纸业的建设情况。项目建成后,在上游可带动秸秆原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废纸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玉米淀粉项目、物流一体化项目等行业发展;在下游可带动包装加工项目、工业、农业、生态一体化项目的发展。

在中车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现场,中车集团副总裁余卫平激动地向巡检组介绍了项目通过“两个100天”的建设,产品即将下线的情况,并和大家一起展望了项目的发展前景。这一吉林省、松原市高度重视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也将成为引领吉林省打造“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西部新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引擎,成为松原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能源产业大市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充分发挥中车集团、山鹰纸业、嘉吉生化等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梳理摸清优势产业上下游关系、产销关系、盈利模式、市场前景,着力在延链、强链、补链上下功夫、谋项目,促进关联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在总结会议上,松原市主要领导这样说。

总结会上,对于全年项目建设工作,也给予了具体安排:对照年初项目建设计划,逐一梳理项目建设进度,对于重点项目,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对于已开工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支持施工单位开足马力完成更多工作量和投资任务;对于没开工项目,抓紧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争取再开工一批;对于有望竣工的项目,落实包保责任,支持早日投产达效。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期货,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增量。松原市通过不遗余力地谋划推动项目发展,找到了破解发展困境的“金钥匙”,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路前行。

“千村示范”创建正酣

以千村示范创建,为乡村振兴赋能。除了看项目,此次巡检行动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看乡村示范创建工作。4天时间,巡检组先后走进10个村庄,参照“九有六无”标准,看产业发展情况、看基础建设状况、看环境洁净程度,对标先进、反思差距,为全力开展好创建工作助力加油。

在前郭县,查干湖镇腰出村以积分超市评选,激励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做法受到肯定;西索恩图村打造“绿色家园、自然美宿、有机餐饮”的乡村度假环境,壮大旅游产业发展,富民美村的发展路径,给巡检组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在长岭县,巡检组对八十八乡二十号村打造海绵村屯、发展万寿菊产业,将环境整治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做法表示赞同;对长岭镇山湾村路面平整,绿化、美化全覆盖,“魅力山湾、幸福农家”的发展思路给予高度评价。

在扶余市,有着“豆包村”“平安村”“不夜村”“网红村”美誉的全省首批“千村示范”创建村之一的永平乡九连山村,不但产业发展兴盛,村容村貌、村民生活环境、乡风文明程度等都让巡检人员赞叹不已;王家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产业发展、以志愿服务引领环境改善的做法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乾安县,让字镇珠字村利用网格化积分制管理制度,形成村屯环境长效管护,道字乡在字村通过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在全村积极营造“人人谈改善、户户比进展、家家搞创建”创建氛围等做法同样得到了巡检人员的肯定。

在宁江区,有着“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省文明村镇”“松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众多荣誉的伯都乡杨家村,干净整洁的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的特色产业都让巡检组成员感叹不已,“村美民富”这四个字在杨家村变成了美好现实。同样有着“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的大洼镇民乐村更是经过多年发展经营,实现了产业、环境双一流的发展成就。

一路走,一路看,大家看到了乡村环境改天换地的变化,看到了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变化,看到了“千村示范”创建中各级党委和政府付出的努力。

在创建活动中,松原市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棋下先手、仗打主动,突出责任落实、强化示范引领,围绕“两带一线”建设,紧盯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稳步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

全力打造良好卫生环境。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会战、农村人居环境“大清扫、大整治”等活动,注重“面子”“里子”双提升,围绕村屯“三里三外”环境卫生,着重破解“五项”清洁、“十堆”“八乱”等“老大难”问题,持续推动创建村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由“一时干净”向“长期干净”转变。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结合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等部门,优先安排创建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全力推动示范村创建项目。

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富民产业,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形式,助推产业项目由“家庭作坊”向“股份合作”融合转变。

在省、市督促指导之下,各地紧盯目标任务,牢牢把握标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个性化创建的原则,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大力实施“比村容村貌、赛乡村振兴”“千村示范创建百日攻坚”等活动,推动千村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宁江区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示范村每村1支保洁队、每户1个垃圾桶,通过政企合作,垃圾回收进行无害化焚烧发电,区政府对每吨垃圾进行85元的资金补贴,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及时收运处理。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花舞宁江”美化绿化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栽植花卉近468万株,播撒花籽超过400斤,推动全区绿美升级。

扶余市在以肖家乡王家村为典型的多个村,发展1万余名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通过主动捐款、义务出工,率先垂范,带动村民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共栽植松树2065棵、安装路灯771盏、铺设硬化村路1460延长米。另外,投资2.6亿元推进创建村三产融合发展,依托中线公路沿线村打造文旅融合、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带,切实形成示范产业联盟。

前郭县在抓好27个创建村的基础上,增加了15个市级示范村和8个巩固提升村的创建任务,创建总数达到50个,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巩固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的创建思路。

长岭县坚持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里子”和“面子”统筹实施,采取县领导包村,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包保部门包户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并成立督导专班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助推乡村人居环境较去年发生根本性转变,实现创建标准大幅提升。

乾安县积极利用庭院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庭院经济,统筹推进村级产业发展与环境整治,坚持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努力让村屯面子更好看、里子更实惠、旧貌换新颜。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千村示范创建。我们要继续以‘五化’闭环工作法推动落实,以问题为导向,扛起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为农民打造村屯规划更加科学、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乡村环境更加整洁的新农村。”总结会上,市长陈强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紧盯全年目标,对标“九有六无”标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村屯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集中力量、抓紧推进,高质量完成年度创建目标,推动乡村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总结会上,还通报了松原市“十比十赛”评比结果,安排部署了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