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记者来到四平市伊通县李金福老人家中,听老人讲述过往的峥嵘岁月。
91岁的李金福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他,曾立过一、二等功各一次。年逾九旬的李金福在记者的镜头前重新穿上了军装,绿色的军装、红色的五角星,胸前大大小小的军功章都在诉说着老人的过往。
一次战斗中,班长安排李金福代替受伤的副班长上前线。到达前线后,李金福发现部队已经打散了,指导员命令李金福去寻找部队。晚上10点多,他终于找到战友们。
“当时经过一天的拼杀,战友们已精疲力尽,倒在地上站起不来。指导员命令我回后方,把饭挑过来,让大家吃饱饭,准备明天的战斗。”李金福记忆非常深刻,“我二话不说就跑着回到后方,把饭挑子挑到了阵地上。这期间遇到了敌人,但都躲了过去,最后光荣地完成了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
抗美援朝战争中,李金福主动参加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年仅19岁的他,已经是一名班长,负责指挥一门重炮。
一次阻击战中,在武器装备、人数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李金福所在的部队连续三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李金福所指挥的重炮连连开火,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士气,李金福本人也在此次战斗中荣立一等功。
在回忆这次战斗时,李金福对一个细节记忆犹新:“我们以一个连的兵力死死地守住一个山头。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当时弹药十分紧张,每门炮仅有30发炮弹,炮长命令我们四门炮对准敌人的碉堡轮流开火,而我负责的这门炮对准的就是第四个碉堡。战斗中,战友装填好炮弹,炮手紧紧攥住拉线问我,放不放?我看了一眼敌人碉堡,大声说‘放!’”
放过炮后,李金福发现炮长早已下达了停火的指令。“当时我正在担心怎么办,副班长从后面喊了我一声,让我立正。我抬头一看,是营长来了,营长笑着和我说:‘小鬼,你这一炮打得挺准啊,击中了敌军的指挥所,消灭了10多个敌人。本应给你记一大功,现在不给你立功,也不处罚你了,将功补过吧。’”
在那场战斗中,李金福的一只耳朵被炮声震得几近失聪,时至今日仍听不清声音。回忆起英勇战斗的战友们,老人几度哽咽。
“是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才让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以前不敢想的,是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说起现在的生活,老人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