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聚焦“止跌、回升、增长”目标,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强化“主引擎”,创造“新优势”,且看江城吉林——

再创老工业基地新辉煌的坚实底气

本报记者 于迅来 赵广欣 刘姗姗

一江穿南北,半城山色新。

再访江城吉林,记者一行是带着“?”去的。

今年3月,江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来。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疫”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复杂形势,吉林市能不能挺得住、站得稳?围绕省委提出的“止跌、回升、增长”目标任务,吉林市能不能铆足劲、拼到底?

沿江而上,依山而行,进厂房、下车间、走田垄、到地头……几天来的走访与交流,我们心中的“?”被逐一拉直,成为一个个“!”。

吉林市上半年主要领域经济指标呈现快速恢复态势,规模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于省量化目标8.9和6.4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实现逆势增长,石化、轻纺、电子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34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值增长20%。

上半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84个,开复工率95.8%,高于去年同期9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2%。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我们看到的,是碳纤维生产研发基地不眠不休的灯光,是北大湖度假小镇工地上穿梭忙碌的身影,是林果小镇“万亩榛园”园主信心满满的笑脸……

我们感受到的,是吉林市坚实的发展基础没有变,振兴发展的强劲势头没有变,党员干部群众的坚定信心没有变。

吉林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吉林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再创老工业基地新辉煌!

这座老工业城的坚实底气,其实从来不曾丢失过。

沿江而上

——擦亮“新型化工城”的金字招牌

美丽的松花江畔,坐落着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

“一化鸣江城”。蜿蜒的松花江像一条项链,沿江布局的化工厂是那项链上的珍珠。60余年的峥嵘岁月,让一颗颗珍珠愈发璀璨。

在吉林石化化肥厂,矗立着一块“背山石”,展示着吉林石化“背山精神”创始人王芝牛的事迹以及“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牢记责任、埋头苦干”的精神内涵。疫情期间,吉林石化一边抗疫情,一边抓生产,万余名干部员工坚守岗位,全封闭连续生产——“王芝牛”身影再现。

吉化人挺身而出、逆势而行的担当,是企业之魂,更是老工业基地再创辉煌的最大底气。

要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今年2月,松江两岸的冰雪尚未消融,“化工长子”迎来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投资339亿元的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正式开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减油增化”,绿电替代,由粗加工走向“高精尖新”;新建21套装置令生产规模翻倍;打造化工大产业链,谋划相关项目120个,超900亿元的投资正在路上……这是“化工长子”的华丽转身,亦是江城瞄准高质量发展,擦亮“新型化工城”金字招牌的大手笔。

把长板拉长,让优势更优,“新型化工城”的大手笔不止于此。

7月5日,吉林化纤总投资103亿元的6万吨碳纤维项目启动。“纤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脚步慢了就跟不上。”在碳纤维行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吉林化纤董事长宋德武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一句流行语:“时不我待!”

上半年,吉林化纤产值增长36%。到今年年末,这个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将实现16万吨原丝产能、4.9万吨碳丝产能、1.5万吨复材产能,再创碳纤维产品产量新的巅峰。宋德武说:“实现了量的累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更有影响力,我们在碳纤维市场上才更有话语权。”

有量的累积,当然也有质的提升。

今年5月,总投资5.2亿元的年产3万吨碳纤维原丝油剂、6000吨上浆剂、3万吨环氧树脂生产线项目落户“新型化工城”。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原丝油剂等关键助剂及高性能树脂的国产化,碳纤维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卡脖子”技术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

依山而建

——培育冰雪经济发展新动能

“六山一水三分田”。吉林市有山,夏天是绿水青山,冬天是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

手握冰雪资源的江城人在下一盘大棋——2021年11月11日,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挂牌成立,把北大湖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万科松花湖雪场整合起来,成为全国唯一省级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台。

近年来,我省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变“冷资源”为“热产业”,努力走好冰雪产业发展之路。江城人发掘优势,在幅员1353.9平方公里内打造冰雪经济发展的“样板间”。

下好这盘棋,江城有底气。冰雪试验区地处北纬43度世界滑雪黄金纬度,与北美落基山脉、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并称世界三大粉雪基地。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冰雪场馆国际一流,冰雪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冰雪产业链完善……

乘缆车登高俯瞰,北大湖滑雪场尽收眼底。不远有一处施工现场忙得火热,车辆穿梭其中,工人埋头苦干,地基平台初显规模。

遥指施工现场,试验区党工委书记付彦平不无自豪地说:“项目建成后,将增加37条雪道,北大湖将拥有239公顷雪道面积,成为亚洲单体雪场之最。”

冰雪试验区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滑雪综合服务大厅,雪道数量和总面积已位居全国第一,上个雪季共接待游客115.33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了42.5%。今年,冰雪试验区计划开复工项目15个,总投资超126亿元。仅从冰雪项目角度看,2022年开复工项目就等同于以往历年的总和,相当于再建一个北大湖。

规模化显魄力,细节处见文章。如何将冰雪经济的“一季养三季”转变为“一季带三季”?这也是江城人在“后冬奥时代”的“必答题”。

前不久,冰雪试验区首届草坪文化节成功举办。露营帐篷、绿野仙踪音乐会、梦想画布、草坪读书会、江城民族风、草坪集市等活动,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也丰富了夏季休闲避暑旅游产品。

跳出冰雪谋划冰雪,“春游湖品鱼、夏露营避暑、秋登山赏叶、冬滑雪泡泉”,江城人思路廓开,创新“冰雪+”模式,打造全季、全域、全链条旅游名片。

新思维、新格局、新定位,江城人用冰雪聪明,探索着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无限可能。

因“地”制宜

——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镇中有“镇”,北大湖镇林果小镇此时正沐浴在细雨之中。一株株紫叶稠李、金叶垂榆的秧苗愈发显得生机勃勃。

村民张立民正在地里看护苗木,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没有影响他的“巡视”。

“通过3年的流转,苗木基地已经初见效益。目前我们已经通过电商,把苗木销售到雄安新区。”张立民乐呵呵地说。

在“万亩林园”的隔壁,臻榛果业的董事长白玉红同样为今年的收成欣喜。她告诉我们,上半年榛子销售了40多万斤。今年雨水充足,一定是个丰收年。

吉林市全境处于我省黑土区内,农业基础优势明显,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吉林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粮为本,地为根。争当排头兵,江城人有打法。

启动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实施种业振兴计划,推进长吉接合片区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带建设,未来5年粮食产量迈上100亿斤阶段性水平,把全省“口粮田”核心区建设得更好。

实施稻米、肉牛、食用菌、中药材、林特、渔业6个特色产业壮大专项行动计划,人参、灵芝、黑木耳种植规模今年达到1.1万公顷、530万段、11亿袋,打造“吉品贡”等旗舰品牌,“两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到190个以上。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达到500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持在6000个以上,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在舒兰市法特镇,记者见证了“鹅毛飞上天”的奇迹。

镇政府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打造了“白鹅养殖+”一条龙产业链。在上游,发展白鹅规模养殖户319户,养殖量突破190万只;在中游,引进来自安徽的美中鹅业屠宰加工厂,开发研制鹅肉休闲食品,增加鹅肉附加值;在下游,依托白翎羽绒等知名企业,每年加工高品质白鹅绒400吨,出口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及地区,深受欢迎。

再访江城吉林,每一天都有新的惊喜。离开时,刚好召开中共吉林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全会报告铿锵有力,至今言犹在耳:“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坚决贯彻落实省党代会部署,就一定能把握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松江奔涌,龙山耸立,一幅横亘千里的精彩画卷正在江城潇潇洒洒地铺陈开来……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