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素有电影城的美誉,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节,很多关于电影的文化记忆,深入到城市精神之中。而看电影,是很多人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了到环境优雅的电影院欣赏大片,享受视听盛宴,看露天电影,也别有一番乐趣。最近几年,露天电影逐渐又回归到人们身边。一台放映机、一块白色幕布、一场露天电影,丰富了百姓的生活,更勾起了很多人的儿时记忆和时代情怀……
露天电影进社区
丰富居民夜生活
8月24日傍晚,万龙名城小区的居民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聚集在小区广场上。此时,广场上早已摆放了一块大幕布、一台投影仪、一套音响,还有几排红红绿绿的塑料凳。随着天色渐暗,电影《中国机长》开始放映,聊着家常的居民们沉下心来,很快就被电影里惊险的情节吸引。一阵微风吹过,围坐在一起观影的居民们好不惬意。
在幕布前面,坐满了前来观看影片的居民和小朋友。不少居民甚至全家出动,一些晚来的没有得到座位,站着也看得津津有味。陈大哥便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尽管如今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已经相当普遍,但能够在家门口看上一场露天电影也别有一番趣味。这番话也引发了其他居民的共鸣。
据了解,为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从8月中旬开始,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沿河社区在武夷嘉园、万龙名城等小区广场组织开展系列露天电影进小区活动,为居民们播放电影《中国医生》《攀登者》《穿过寒冬拥抱你》等电影。影片内容引起了小区居民的强烈共鸣。社区党委书记王微表示,今后社区会多播放露天电影,给居民群众送去欢乐和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净月街道丰裕社区,居民们也沉浸在露天电影带给大家的欢乐时光里。吃过晚饭的居民们早早地聚集在幕布前,当晚播放的影片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热闹的音乐、精彩的情节吸引了大批居民观看,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一边做着运动一边看电影。从没看过露天电影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大银幕,不时露出天真的表情。居民孙阿姨说:“露天电影让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一起回忆过去的时光,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
“没想到家门口就有露天电影,真是太开心了!”家住长春市宽城区中海寰宇天下小区的周燕华告诉记者,近日,小区物业组织播放了一场露天电影,这让多年没有看过露天电影的她重温了儿时的记忆。“看露天电影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儿时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其实有些电影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当时的那种期待,还有家家户户坐在一起的热闹场景一直让我难以忘怀,好像那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长大之后,周燕华对于电影的热爱有增无减,经常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在光影之间感受人生百态。“现在的电影院设备越来越先进,放映的效果越来越好,但是我总想带女儿体验一下我小时候看电影的场景。”
得知小区物业组织播放露天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周燕华带上一家老小准时到场。周燕华的女儿今年7岁,这是她看的第一场露天电影。“物业很贴心,还给大家准备了西瓜、爆米花等零食,孩子们都特别兴奋地跑来跑去,他们几乎都没看过露天电影。小朋友们还互相分享自己带的零食,坐在一起一边看电影一边讨论电影内容,这种热热闹闹聚在一起的感觉和在电影院看电影完全不同。”
时隔多年再次观看露天电影,周燕华感慨万千,她希望有关方面能多组织一些此类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家的休闲生活,更能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如果可以播放一些老电影、黑白电影就更好了,对于我们来说那就真是梦回童年了,老人家也都爱看,对孩子来说也很有意义。”
据悉,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自7月30日起,保利发展长春公司组织开展“保利仲夏电影节”活动,为居民播放露天电影。“对于大人来说是怀旧,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全新的体验,大家都很兴奋。”居民胡女士表示,“在夏日晚风中看露天电影很惬意,大家都其乐融融。”
搭帐篷看电影
体验不一样的休闲时光
如果说坐在空调房里吃着西瓜看电影是人生一大美事的话,那伴着蟋蟀的鸣叫声,吹着秋夜的晚风,坐在草地上看一场露天电影,就是更惬意的事了。
8月23日傍晚,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在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的草坪帐篷区,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和灯光,准备播放露天电影。此时的草地上已经扎好了不少帐篷,年长的人一边寻找观影的好位置摆好凳子,一边喊着正在开心奔跑、追逐玩乐的孩子们注意安全;年轻人则拿出准备好的零食和外卖小哥送过来烤串和酒水饮料,借着帐篷上挂着的彩灯的亮光,三三两两轻松地聊着天。一切就绪后,电影也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拉开序幕。
“一边露营一边看电影很有氛围。”一下班就来公园搭帐篷的王晓东告诉记者,今年露营很火,他也买了装备,整个夏天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全家人到公园露营。“正赶上这周长春开展放映露天电影的活动,怕来晚了观影的好位置没了,我们早上上班前就把露营装备放到车后备箱里,一下班就赶紧过来了。”
“我们小时候一听说哪个村子晚上放电影,甭提多高兴了,天不黑就拿着板凳往人家村子里跑,今天能在城区公园里看到露天电影,真是太好了!”正在观影的市民宋海峰说,市里组织的放映露天电影的活动让他找到儿时的感觉,重温了当年的记忆。“以前最爱看的电影是《地道战》《南征北战》这类影片,电影的情节我现在还记得。我希望长春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多放一些爱国电影,让我们重温当年的记忆,也让孩子们受受教育。”
电影放映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影。孩子们或坐或站,随着电影情节进入状态,目不转睛地盯着大银幕。市民李女士说:“今天带女儿来看露天电影,她看得很投入。最近正赶上电影节,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文化体验。”她表示,今年从夏天开始自己所在的社区和小区开展了好几次放映露天电影的活动,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带孩子去看电影。“露天电影进社区、进公园活动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精神文化食粮,展示了优秀国产电影的魅力。不仅我们大人喜欢,小孩子也爱看,每次都很积极,一到点儿就拎着小板凳过去,像这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应该多搞点!”
露天电影情结
一段“光彩”记忆
一块白色幕布,一台胶片放映机,坐着板凳摇着蒲扇,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这是再熟悉不过的露天电影放映场景了。但对于很多人而言,露天电影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了。
长春市王先生是一位60后,谈起现在露天电影又回归到百姓身边,他说,“这太好了,看露天电影可是我们年轻时最开心的事。”王先生老家住在农安县伏龙泉镇裕民村,当时农村还没有电视机,只有收音机,能看上一场电影,对村民来说像过年一样高兴。回忆起当年看过的电影,他记忆犹新,“当时有很多关于战争的电影,像《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奇袭》等特别受欢迎,还有一些生活片,像《刘三姐》《小字辈》等等,都是我们喜欢的。追着看,很多电影看了不止一遍,放电影的走到哪儿,十里八村都跟着看。”露天电影,为生活闭塞的村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五光十色的大门,也让更多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走进人们心灵。从黑白电影到彩色故事片再到宽银幕电影,电影文化滋养着几代人,教育着几代人,感动着几代人。矗立在农村场院里的白色幕布,曾经是当年最迷人的风景。
“看电影,成为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那时进电影院的机会很少,离得也远,露天电影就是身边最好的文化盛宴。”听说最近长春市很多地方放露天电影,田女士格外兴奋,作为一名出生在农村的70后,她对露天电影的记忆特别深刻,也特别美好。“夏天生产队经常组织放电影,我们早早就拿着小凳子去占地方,就像过节一样高兴。电影银幕前坐满了人,周围还站着很多人,不管是天黑还是路滑,都挡不住人们看电影的热情。”田女士说,童年看过的一些电影,深深刻进了记忆深处,令人念念不忘。一些好电影看过一遍都不过瘾,比如,电影《刘三姐》让她怀念了好多年,总想再看一遍。还有《洪湖赤卫队》,那些英雄形象也让年幼的自己深受触动,潜移默化中激励和鼓舞了自己的成长。现在人们看电视、看手机的时间多了,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看电影,也是很快乐的事。”
在长影世纪村小区,近两年经常放映露天电影,居民李维国说,“只要天气好,我们小区经常放电影,居民们都自己拿着小凳子来看,孩子们也很开心。与长影旧址相邻,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年69岁的周英勋退休于吉林省发行放映公司,作为一位资深电影人,他对电影尤其胶片电影有着独特的情怀。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农村放露天电影通常用的是16毫米电影放映机,找块场地,架起银幕,再找来电源,就可以放映露天电影了。
“小时候,长春市红旗街边上有个电影机械厂,里面有放映设备。当时,在红旗街的一块大空地上,机械厂的人员用汽车架起设备,为大家放映露天电影,银幕前后都围了好多人观看。那时城里有电影院,但露天电影还是非常受欢迎。”
周英勋出身电影世家,他的父亲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当时叫北京电影学校)机械工程系,是第一批学生,回来后任吉林省放映大队大队长,还负责电影训练班的培训工作,长春市很多老放映员都是他父亲的学生。自小就接触电影,让周英勋对电影有着挚爱情怀,长大后,他也成为一名电影人。
“曾经以为胶片不会退出电影市场,没想到我还没退休,它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都是数字形式了,我退休后也再没进过电影院。”在周英勋看来,一个多小时的影片,带给大家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电影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内涵,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无论将来电影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人们都离不开它。
21世纪,数字播放器取代了电影放映机。随着电视的普及和越来越现代化的电影院,露天电影仿佛渐行渐远。近两年,露天电影再次走进百姓的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露天电影形式开放,新奇有趣;而对于上了年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居民来说,则平添了一种怀旧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