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项项利好“三农”的政策,让农村居民得到了哪些实惠?记者最近走进公主岭市几个普通的乡村——

村富景美人幸福

本报记者 韩雪洁

村支书姜艳军(中)在介绍环境整治情况。

三角寺村种的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刘家屯村两边鲜花盛开的村路。

村民正在摘豆角

久丰村发展豆角种植产业的两位带头人。

夏末秋初,东北农村,瓜果飘香,稻田翻浪,田野正是青纱帐。丰收的景象弥漫在沃野平畴,好日子的喜悦洋溢在眼角眉梢。“庄稼长势好,今年的收成又能不错!”“今年蔬菜价格好,种菜的人家收益特别好!”“村里一直开展环境整治,路边都栽树种花,美得像花园。”“村集体有钱了,正在谋划新的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这是记者近日在公主岭市八屋镇几个村的见闻,点点滴滴,映射出普通乡村的悄然变化,也让人对新农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鲜花盛开环境美

曾几何时,农村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可如今,眼前的景象大不同。驱车沿着平坦整洁的柏油路行驶,映入眼帘的是村路两边争奇斗艳的鲜花,五颜六色,如同大花园,路边的围墙都是白色黛顶,映着绿树红花,优美典雅。这里是八屋镇三角寺村,是全镇有名的环境整治先进村。

说起村里的环境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姜艳军很是感慨,“我是当兵的出身,当选为村干部后,就想为村里做点实事。老百姓选择咱们,咱就必须得把村里环境整好,人居环境干净了,百姓生病少了,心情也好了。从2013年当村主任,到2016年当选为村书记,我就一直在村里抓环境卫生,晚上半夜有时候也抓,看有没有倒垃圾的。我们村微信群有500人,大家争先恐后进群,有啥意见就在群里说,也有的人不理解,说‘你看别的村子都没整环境,咱们村整这么干净干啥?’我说‘别看别人,就像人出门一样,穿干净了,就有体面。’”凭着一股军人的干劲,顶着压力,姜艳军整天看着村里的环境卫生,发现有啥不好的苗头,他都及时处制,尽管有时会“得罪”人,但慢慢地大伙都注意了。下过雨以后,大家都出来到路边薅草。村民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也享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三角寺村共有580户,实际常住人口400多户、1100人。通过妇联组织督促引导,全村有30多户被公主岭市妇联评为“干净人家”和“文明家庭”。

村里不仅因干净而闻名,还因花而美丽。“以前村里也零星种花,去年修好了柏油路,今年第一次大规模种植,种了25斤花籽,有镇里给的,也有我们买的,都给百姓分下去了,各家自己伺候,足足有1.3万延长米。花开得好看,村民们开心,在‘快手’上发了很多短视频,外地来的都夸我们这里整得太好了!”

在三角寺村的带动下,相邻的刘家屯村今年也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一条鲜花大道绵延数公里,美丽乡村入画来。还有曾经脏乱不堪、道路泥泞的胜利村,在修好水泥村路后,这几年也栽树种花,路边树上果实累累,树下百花争妍。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八屋镇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清理杂草和路边沟、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在各村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八屋镇镇长张旺说:“今年镇里对所辖的11个村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日攻坚行动,开展五项清洁,拆除八项多余建筑物,逐个攻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幸福感。”

种植养殖产业兴

生活环境好了,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一亩田,一万元。”这是一些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算出的经济账,也是八屋镇久丰村的丁文范这几年种豆角的保守收益。

丁文范今年58岁,高中毕业的他一直心怀理想,想干点啥,5年前,机会来了,他成了村里豆角种植产业的带头人。“我是从2017年开始探索种豆角,我们村附近没有大市场,看怀德镇周边有一些老少乡亲卖菜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我也有了这样的想法。把菜种好,需要管理种植方面的经验,我就开始摸索,出去学,到‘油豆之乡’怀德周边种植户的亲属家,看谁家种的好,就去学习。第一年我家种了一园子豆角、六分多地,主种的是大油豆,产了6000多斤,我自己去卖,去农贸市场、超市,走街串巷去推销,因为我是零卖,价格比较高,收益比较好,当年经济效益是1.5万余元。”

丁文范种豆角挣了钱,附近的邻居、亲朋好友一看有这么好的经济效益,他们也想跟着干。“第二年我就带动十多户,种的人多了,靠我一个人推销不行了,我就去找市场,去怀德周边联系客商。他们说只要一天能摘下2000斤菜,就来车上门收。我通过网络了解周边市场的行情,他们给的价格也非常合理。这十多户豆角种植户一亩地的毛收入都在一万五六千元。”有了示范效应,当地村民不断扩大豆角种植规模,2021年达到5垧地。丁文范跟怀德镇一个客商谈好了合作事项:从甘肃引进油豆角优质品种,客商到丁文范家设点收购,包括平时一些村民家里卖不出去的茄子、辣椒、黄瓜等家常蔬菜,甚至瓜果梨桃等。“去年和老板合作,给种植户带来了惊喜,一晌地的收入都在10多万元。”

今年丁文范他们合作社带动的种植户近60户,一共种植11垧多地豆角,总经济效益达到170多万元,收入非常可观。很多种植户跟丁文范“抱怨”:“今年种少了。”

种豆角、种香葱、种辣椒、种西瓜……市场经济这只看得见的“手”有力地牵动着农民种植思想的转变,种植新产业应运而起。

除了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也在乡村兴起。养牛、养猪成为很多村民的选择。特别是最近几年养牛业辐射到很多村屯,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越来越多把土地租给种粮大户又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们,干起了养殖副业。每天清晨5点,胜利村的养牛户罗二东就起来了,圈里“哞哞”叫的黄牛在等着他喂草料。“我家养了20多头,村里也有不少养牛的,有事大家互相帮忙,效益还行。”

带动致富有希望

“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干部。”大部分农村百姓有这样一个理念:自己没干过的事不敢干,得看别人干成功了,有把握投资了他才干。久丰村的豆角种植合作社技术带头人丁文范说,“种豆角效益好,村上也挺支持,还有干部带头人,百姓也都相信。我最开始干的时候就是想自己有点事干,第二就是就想带领大家致富,为大家蹚一条路。一家一个园,一户一亩田,利用园子达到收益最大化。只要愿意种,我们合作社就给提供种子、提供技术、收购豆角,如果没有化肥或者种子钱,可以赊着,就这么好。想种多少,根据自己的采摘能力定。”

陈彪是久丰村五屯的屯长,他从2020年开始跟着丁文范种豆角,去年陈彪还和村书记合伙种了一垧地,收益很好。豆角产业不仅在久丰村发展起来,还扩展到八屋镇所有乡村。种植业带动了困难村民增收。五屯的村民常老四患有脑血栓,今年也在自家园子里种了几垄豆角,坐轮椅去送菜,卖了1000元钱,非常高兴。

乡村有了产业,还培育了本地打工人。丁文范说,目前农村年轻人大部分不在家,摘豆角的村民大都是中老年人,需要人手多时,种植大户就找各村的打工队,哪个屯子里都有打工带头人,他们自己有车,说哪里需要多少人,马上就通过微信群联系,把打工人按时送到。夏天在大道上闲聊的都没有,人们都在打工创收,一天就能挣100多元。

各村有各村的特色。三角寺村党支部书记姜艳军说:“一些百姓去年种辣椒的一垧地能卖10万元钱,今年组织部要求干部带头种辣椒,有的百姓害怕风险,不愿意干,有人带头干了,他们才能干。村民经常去地里看,问收成咋样,说来年也跟着种。今年村里还有种香葱的、种辣椒的,收益都不错。”

根据公主岭市的政策,三角寺村和其他村一样,今年收回了机动地,村里机动地、开荒地、树林趟子,每年能收上来40余万元,这钱收回来可以搞村里建设。“原来村里欠债很多,总有来要债的,没有精力去研究项目。现在钱都还上了,村里有钱了,正逐步运作搞项目,有蚯蚓养殖项目,现在正在研究引进合适的蚯蚓品种。”村民养牛的也都把牛粪统一送到蚯蚓养殖基地,都是离村子500米以外的地方,对村子没有污染,粪被蚯蚓消化吸收,蚯蚓粪还能卖肥。村里还打算建蔬菜大棚。“我们村里还有6垧丘陵地,准备给它变成梯田以后栽上果树,这也是一笔收入,还可以养生态鸡、鹅,可以卖蛋。村里要办合作社,村民可以投资入股,大家共同致富。”谈起村里的未来发展,姜艳军充满信心。

村子绿起来,环境美起来,农民生活甜起来。一个个原本落后的乡村,正变成生态宜居的村庄,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一幅幅生态、绿色、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在黑土地上。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韩雪洁摄)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