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理论评论

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王喆 张光宇

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加快建设高水平法治吉林”“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人。全面依法治省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是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进程中,应紧紧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机遇,立足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着眼建设高水平法治吉林的历史任务,进一步优化教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法治实用人才,推动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深度融合。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正是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提炼升华,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经过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应不断学习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法学实践活动,让教与学在社会实践中硕果累累,让社会实践成为教学相长的鲜活课堂。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把学生作为实践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实际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将学习实践的成果入脑入心,不断追求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以培养德法兼修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为根本目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法治人才,就必须将“德法兼修”这一新时代对法治人才的必然要求贯穿于法学教育的全过程。法学实践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应用法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将专业学习、生活经验与个体实践辩证联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强学生对法治事业的认同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强化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在科学建立法学理论体系和法学学科体系基础上,把职业素养的培育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深度融合,坚持以德树人、以法塑人,为国家培养博专相辅、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才。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实践性法学教育路径。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明确了方向,还要探索具体培养方法,唯此才能将实践性贯彻到底。作为法学实践教育的重要主体,高校应主动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好助力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一要强化合作理念,充分拓展法学实践教育空间。通过创新育人形式和拓宽实践育人内容,持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效能。具体来说,在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建教学团队、组织教学活动等各环节寻找可能的合作交流共促发展的方案,将各方力量引入其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实践性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二要强化创新,科学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着力破解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实践场景,将中国法治实践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写进教材,转化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投身法律实务工作中,深入了解职业法律人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规范等实践层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历练的循环往复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尤其要注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成果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积极搭建综合型跨学科育人实践平台,以开展浸润式学习的方式,持续拓展实践实训的普及范围。三要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以开展法学专业认证为抓手,明确质量目标,细化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切实推动法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法治人才培养能力稳步提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