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静,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的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林书记细心,每一件事都先为我们居民着想,特别贴心。”“她就是我们的主心骨。现在不管有啥难事,只要她在,我们就放心。”……这个柔弱恬静的“80后”干部,总是激情满满,用她小小的身躯释放出巨大的服务群众的执着和热情,用初心使命书写青春最美芳华。
“把心扎在这里,让居民永远有依靠”
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谭竹青工作奋斗一生的地方,更是“小巷总理”起源之地。来这里报到伊始,林静就在心里许下了诺言:学习谭竹青同志先进事迹,用党员的力量带着群众干,不辱使命。
“既然来了,我就要把心‘扎’在这里,让居民永远有依靠。”林静说。十委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有9个小区,4个独栋楼,人口3938户、8306人。
为深入了解社区情况,上任之初,她利用3个月的时间走访辖区内居民,入户走访老党员、老住户,第一时间掌握辖区重点人群分布,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
今年3月,长春疫情突发,由于社区老旧散弃小区密集、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小区封闭管理,进行核酸采集都成为疫情防控工作难题。面对一系列的困难,林静丝毫没有动摇,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坚持党建引领、分类管理、差异管控、守住卡点、严阵以待,切实发挥社区党委统筹协调作用,第一时间组织所有小区成立临时党支部,筑牢党支部建设的战斗堡垒。
创新采取物业小区督促物业管理、自治小区加强自治管理、无物业小区实现社区兜底管理的“三种方式”,对整个辖区进行疫情防控管理,并采用大片区合围的方式将散居小区进行封闭管控。
为了延伸治理服务触角,她有效整合社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作用,创新成立“众擎”三长党支部,将党组织扎根在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实现党建引领服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双提升”。
“特殊时期,我就是居民的‘大管家’”
“十委社区老年人口较多,辖区60多栋居民楼没有电梯,如何保障好居民生活和为特殊群体服务,是我最担心的。”回想起3月疫情期间的工作,林静记忆犹新。
“最开始是有点手忙脚乱,但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渐渐理出了方法和思路。”她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大管家”作用,设立24小时“应急防控服务岗”,分门别类、突出重点,采取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服务,满足居民需要。联合辖区食品生鲜、日杂零售、医药等12家商户组成保障突击队,经常做完核酸采集后又连夜为封控楼居民运送物资包。
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她又组织线上订货,无接触配送,设立缓冲区,全面保障居民需求。辖区每一位老人更是她心之所念,她设立特殊群体绿色应急通道,发放重点人群生活服务保障明白卡,建立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台账,定期回访,了解需求,及时帮助解决困难。
“特殊时期,我现在就是咱们所有居民的‘大管家’,谁有啥事就跟我说。”林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春疫情期间,她带领30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奋战近50天,常常忙得忘记“今天是星期几”,但谁家有难事,谁需要上门服务却在心里记得明明白白。陪诊送药、生活起居等,事无巨细,只要居民有需要,林静和她带领的十委社区团队,立马就到。
“把居民的冷暖放心头,服务的责任扛肩头”
疫情防控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要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必须强化组织引领,通过建立健全的机制,引领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结合十委社区实际情况,林静充分发挥上下联动作用,全面建立“社区—网格—楼栋—单元”四级联防联控机制,制作疫情防控“作战表”,明确各点位职责分工及重点任务,建立党委+职能部门“部门协同”机制,积极协调商务局和市场监管局,按要求督促商户暂停营业,保障疫情期间市场秩序;协同卫健局和公安局,规范保障隔离等各项工作,实现全员核酸检测有序推进。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落实“敲门行动”“扫地行动”,实现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核查,切实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每家每户,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千余条。她还整合省市区三级党员志愿服务资源,调动1000人次参与防疫各项工作,累计服务近万小时,将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凝聚起来,共同抗疫、共克时艰。
在身负抗疫重任的同时,她还背负着另一重压力。当她得知亲人被感染,家里5岁的孩子和年近70岁的父母成为密接时,她感到恐惧和深深的自责。为了不影响工作人员的情绪,她只是在夜里默默流泪,独自承受,但是她没有退缩,化压力为动力,第二天又继续投入到战“疫”当中。
“我是社区书记,是整个辖区的大家长,只要我干这份工作,就要时时刻刻把居民的冷暖放在心头,服务的责任扛在肩头,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干在前面,永远和百姓在一起。”林静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