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亲手擦亮这张“亮丽的名片”

本报记者 赵广欣 何泽溟

讲述人:姚智慧,女,33岁,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二级操作师,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装配产线组车辆电工,从事车辆电气的接线和检查工作。

2015年7月17日,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那天上午9时35分,总书记来到中车长客,走进我们车间。厂领导介绍基本情况后问大家,谁愿意展示一下“一口清”。我当时主动请缨:“我来!”

“总书记,我跟您汇报,在日常施工中,每列列车都有19726根线,近十万个接线点需要接线……端子排的接线方法:1.进行剥线长度实验,先将剥线钳调到指定的刻度……”

“一口清”背下来需要两分多钟,刚开始我紧张得手心里都是汗。看到总书记面带微笑,不断点头赞许,我轻松了许多,背得比平时还要流利。

等我背完,总书记连声称赞:“这个‘工序一口清’很厉害。”

已经过去7年了,那一天的情景,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一想起总书记那温暖又亲切的话语,我总能信心倍增、迎难而上。

总书记当时说,“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是一张亮丽的名片。”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也一直在想:“作为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我能为这张‘亮丽的名片’做点什么?”

创新不容易,但只要沉下心来多琢磨,总会找到好点子。2019年,在“跨国互联互能动车组”试验项目研制过程中,我发现过去常用的操作方法不适用现车结构,严重制约生产周期。通过反复试验,我梳理出3处施工隐患,提出5项改进方案,经过30天的拆卸摸索,最终制作出5类电气样板模拟盘。这些办法解决了研发难题,使产品标准提高了50%,生产效率提升了40%。

这些年,我一共参与了13种车型近50个重点工序的生产攻关任务,个人完成立项攻关1项、创新优秀操作法6项,解决生产难题76项。

在2019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中,我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吉林赛区决赛一等奖。前不久,我还获得了“中车长客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我觉得,自己是一名普通工人,每一点努力虽然微小,但都是在亲手擦亮高铁这张“亮丽的名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