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5版:非凡十年 数说吉林

脱贫攻坚奏凯歌

本报记者 杨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闻令而动、合力攻坚,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吉林省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扛责在肩、尽锐出战,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以连续获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和国务院通报表扬的优异成绩实现圆满收官,书写出一份摆脱绝对贫困、走进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亮丽答卷,谱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吉林篇章。

“绝不让一个人掉队。”吉林人立下愚公志,誓圆小康梦。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不留“死角”、找准“路子”,我省将脱贫工作从“点”扩大到“面”,瞄准西部干旱盐碱沙化地区和东部高寒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春风化雨,原本贫瘠的土地,萌发出新的生机。

我省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白山松水间,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许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许多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许多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广大农村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出行、电力、通讯、文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全省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所有县市、重点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在中西部省份第一个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脱贫家庭学生失辍学保持动态清零,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一体化巩固提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部分群众长期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彻底结束。

如今,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民居,一条条笔直平坦的道路,一个个整洁靓丽的村庄,早已不见昔日贫穷落后的模样,真的是家乡迎巨变、旧貌换新颜!

基本生活有保障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能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富起来才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法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变‘输血’为‘造血’”——这些常挂在我省扶贫干部嘴上的话,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全省省市县三级统筹精准规划,产业布局到村、项目落实到户,一大批优质扶贫产业项目成为农业农村发展和群众增收的支撑力量。消费扶贫八项促销行动深入开展,更多优质扶贫产品和贫困地区农产品卖在了好时候、卖上了好价钱。

有特色、接地气、覆盖面广、带动人口多、可持续性强的扶贫产业,让乡亲们发展生产更加有底气、更加有奔头,绿山青山、冰天雪地成了老百姓富起来的金山银山!

回首来路,各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以热血赴使命,用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披肝沥胆、战天斗地、建功立业,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通过脱贫攻坚的锤炼和洗礼,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大力提升,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党员干部为民情怀更深、攻坚能力更强、工作作风更实,赢得了老百姓认可和拥护,党群干群的鱼水深情、血肉联系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