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12版:国内国际

长春宽城:多维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刘霄宇

宽城区兰家镇合隆村村貌。(资料图片)

宽城区兰家镇合隆村道路干净整洁。

小合隆村风景宜人。(资料图片)

小合隆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

近年来,长春市宽城区始终以“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围绕“三落实、一巩固”的目标,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思路,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多维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四个不摘” 巩固拓展成果

一直以来,宽城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解决了全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等问题,并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问题的保障。

同时,宽城区的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帮扶、务工就业、政策兜底彻底走出贫困,踏上了幸福路,并通过脱贫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

此外,宽城区通过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机制,坚持“四个不摘”原则,研究制定了《宽城区关于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对农村人口再走访、对农村人口信息再采集、对各项政策和帮扶措施再核查,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和困难群众参保率、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提升产业扶持力度 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力度,是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环节。为此,宽城区按照“立足特色、壮大产业,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效益优先、扶优扶强,强化监管、注重绩效”的原则,培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巩固原扶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的产业帮扶项目,逐一巩固帮扶协议。

同时,宽城区不断加大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55%以上要求,仅今年支持产业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比例已达100%,并着力推进项目谋划质量、项目入库质量、项目实施质量、项目资产后续管护质量、资金监管质量“五个提升”,明晰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范围和要求,提高财政衔接资金精准性和使用效益,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效益效能。

此外,宽城区通过实施周调度机制,围绕项目实施进行“一对一”指导督促,用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谋划实施。截至目前,202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安排率达100%,项目开工率达100%。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百姓幸福指数,宽城区全面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出台了《宽城区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修订了《宽城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完成农村公路灌缝养护35000延长米,坑槽小修4000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农村自来水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光宽带行政村覆盖率达100%,4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村级卫生室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同时,宽城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村屯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治理,实现了“户集中、村收集、区统运、市处理”的农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并通过抓好“五项”清洁,清理“十堆”垃圾、拆除“八项”建筑、治理卫生“八乱”,确保村庄环境治理长治久清,确保村庄内外道路、村部、学校及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沟塘河道、田间地头及林带等重点部位保持常态化清洁。

此外,宽城区通过对村庄内柴草杂物和农机具整洁摆放进行治理,确保了村庄及周边无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墙壁乱涂乱画、牲畜乱栓乱拉、粪污随地排放等现象,并按照“九有六无”“五个全覆盖”标准,通过整合力量、汇聚资源、集成政策,先后整合资金165万余元用于今年千村示范创建村打造提升。

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落实深化改革任务

近年来,宽城区不断依托临近城市的区位资源优势,将培育和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作为引领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培育东北亚物流、博瑞饲料、北康酿造、杞参、荣发、占林等农业龙头企业,并扶持五星村、台家村、马家村等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实现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发展互促共赢的局面。截至目前,宽城区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10家、市级3家、产业化联合体4家,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年销售额达20亿元。

同时,宽城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以兰家镇装备大路、北兴路两侧为重点,建设占地面积500亩以上园区2处、30亩以上园区5处,包括有农业生产企业、家庭农场、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92家。截至目前,全区园艺特产业产值已达1.68亿元。

此外,宽城区紧紧围绕三资管理,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推动5个集体经济发达的城中村审慎开展折股量化工作,并持续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管理水平,针对家庭农场及合作社以多种形式开展排查,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筑牢生态环境防线 深化乡村善治水平

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为此,宽城区通过严格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并严控面源污染,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截至目前,宽城区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为93.27%;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0%;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为97%。

同时,宽城区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将有能力、有担当、愿作为、能作为的党员选为党组织委员,配齐配强党组织班子,将村党组织打造成群众可以依靠和信赖、可以带领村民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并通过发挥农村“三长联动”机制“快、准、严、细、实”的特点,及时调解邻里纠纷,做到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以“小联动”推动“大治理”,建立和谐有序、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打通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宽城区通过开展农村陈规陋习整治,引导村民从自身点滴做起,从日常养成做起,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自己的子女讲文明,树新风。

摊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未来,宽城区将继续坚持以“精、细、严”的劲头建设美丽乡村,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