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邸秀芳和邹玉才的家里得到了验证。夫妻二人在外爱岗敬业,在家将父辈的良好家风传承下来,儿子邹泓森从小耳目濡染地把尊老爱幼、热心肠当成“分内事”。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松原市“党员模范家庭”。
邸秀芳是扶余市第一中学的数学老师,邹玉才是扶余市铁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儿子邹泓森目前在吉林工商学院读大四。说起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邸秀芳用得最多的词就是“普通、平凡”。夫妻二人互敬互爱,和谐持家,偶有意见分歧,也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宽容谦让,相互理解。而这都要“归功”于两家从长辈传承下来的良好家风。
邸秀芳对公婆的默默付出,一直被儿子看在眼里。在邹泓森小时候,每次邸秀芳和邹玉才买东西回家探望双亲时,都要带上儿子,哪怕有时会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邹玉才说:“必须领着孩子,让他看着咱们怎么做。”好家风好习惯,便是在一点一滴中养成的。
邸秀芳夫妇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节日,夫妇二人都会带着邹泓森到敬老院、特困居民家庭探望老人和需要帮助的贫困居民,为他们送去礼品和慰问金,让孩子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一次,邹泓森把母亲用破了的一个小包要走了。第二天她发现破口被缝好了,一问才知道,是儿子花了5元钱在修鞋的地方缝的。邸秀芳嗔怪了一句:“缝两针就要5块钱?”邹泓森反而笑了,“人家没要钱,我看他是位残疾人,很不容易,我给的。妈,如果是你,你肯定也给。”在父母的影响下,邹泓森获得过松原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因为在热衷公益的路上志同道合,邸秀芳和邹玉才无论谁遇到需要帮扶的事,两口子都是一起伸援手。邸秀芳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对贫困双胞胎大学生进行帮扶1000余元,两口子又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最终助他们圆了大学梦。
邹玉才在街道工作19年,对家长里短的事了解得很多,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2017年,他家附近有一对夫妻开了个小超市。邹玉才得知超市老板的孩子身患白血病,便四处奔走,做客电视台直播间呼吁社会各界为孩子献爱心,募捐到了10万元善款。工作中,邹玉才得知一个姓赵的高中生因为父亲去世,母亲收入微薄,面临辍学的困境,便马不停蹄地寻求爱心企业为赵同学的求学之路助力。去年,赵同学顺利考入吉林大学。邹玉才说:“我和爱人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就想搭把手。”
邹泓森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身边的人。2019年考入吉林工商学院后,他加入了校学生会,喜欢处处为同学“伸把手”。寒假期间,面对家乡的防疫工作,邹泓森和父母一样冲到了高铁站卡点值守。他一边参加抗疫志愿服务,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制作短视频参加学校举办的记录美好生活短视频大赛,不仅取得学业方面的佳绩,还获得了扶余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知道谁家有困难就帮一把,已经成了这个家庭里再普通不过的事。“家和万事兴,一个美好的家庭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邸秀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