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资助工作不仅是物质帮扶,也是文化涵育,大学资助文化的构建与培育是丰富高校育人体系的内在需要。
教育部日前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十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5亿人次,资助范围逐步扩大、规模稳步增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其中在高等教育方面,扩大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增加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将预科生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培养单位的研究生纳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覆盖范围等成效明显,成绩亮眼。有关研究指出,以往大家更多是把大学资助工作作为国家资助政策落实的一项具体内容来关注,而今需要把大学资助工作上升到文化视角来认识。大学资助工作有其文化属性,凸显文化育人功能。目前许多高校常态化开展资助文化节活动,构建起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成为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生动注脚。
从对大学生资助工作实践看,文化体系建设推动资助体系高速运转、资助工作高效开展。在教育发展历程中,高校资助的制度体系逐渐趋于完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新时代大学资助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对资助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包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和国际视野、比较研究中探寻规律性,强化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育部数据披露,我国学生资助已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有效结合,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大学资助文化的构建与培育》研究成果显示,资助文化已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高校要科学认识和把握资助文化的定位,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把资助文化更好纳入到大学文化和育人体系的整体建设中,构建一体化资助文化育人体系,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强化保障,形成多方共进、齐头并举的合力。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中更好构建与培育大学资助文化。教育部发布的情况显示,我国已经把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十年间提高了3000元;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提高到本专科生12000元、研究生16000元。众多高校注重文化赋能,让资助工作更加贴心、暖心、深入人心。面向未来,要在深化对大学资助文化的学理阐释和实践探索上继续下功夫。一是通过顶层设计来凸显资助文化价值,激发资助文化的内在活力,确保资助文化研究和实践有方向、有思路、有举措。二是树立大教育理念,强化资助文化的育人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义利观教育融会贯通,充实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等元素。三是优化资助育人环境,提升资助文化的影响力。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要把经济关怀、思想关怀、心理关怀和发展关怀一体考量,切实以学生为本,在完善资助文化育人体系中实现“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