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由“存粮在户”到“存粮在库”

——聚焦我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冯超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积极推进我省农户安全储粮及“地趴粮”整治工作,达到颗粒归仓、节粮降耗的目的,我省大力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从而有效激活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更好地惠及省内种粮大户。

对于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例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根据我省发布的《关于解决“地趴粮”问题的实施方案》,鼓励这些规模的经营主体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进行合作,做到择机择价适时售粮。

从2017年开始,我省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收储企业新建、改扩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通过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有效避免传统粮食收储方式易发生的鼠害、虫害、霉变等问题。目前,全省共建设17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做到产粮大县全覆盖,累计服务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同时,全省各类粮食市场主体也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积极为农户开展粮食产后个性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常产量较大,收获的粮食因存储场所有限或无处存放只能“趴”在地里,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具备清理、烘干、储存、销售等服务设施和能力,可以为农户提供清理、储存基本服务功能,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烘干、销售业务。

在四平市铁西区永信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刚收回的玉米正在进行脱粒。负责人侯刚组织车辆,将刚刚脱粒的玉米运到新天龙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粮食产后服务。永信合作社今年种了3000亩地,收获玉米1800吨。“玉米收割脱粒之后,一定要先运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不然这么多粮食我们肯定没地方存放,堆在地里一下雪就会发霉,那得多大的损耗啊。”侯刚所说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以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业务,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农民由“存粮在户”转变为“存粮在库”。

近年来,像永信合作社这样的种植面积大的合作社,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粮食种植及产量已不成问题。可粮食合作社往往没有仓容,不敢进行“籽粒收”,过去只能把玉米棒子堆放在大地空场,隔几天就要“倒堆翻垛”,损失较大,还浪费人工。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合作后,这些玉米全部实现“籽粒收”,收获的玉米直接存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在运输、储存等各环节至少减少粮食损失3%以上,就相当于把掉在地上的粮食又“捡”回来了,增加了产量和收入。

以中粮贸易吉林有限公司、四粮集团为代表的粮食产后服务企业,多年来积极对接农民需求,主动为农民提供清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创新开展即时结算、延期结算、代收代储、点价结算等服务,获得农户认可。收获后的粮食直接进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不仅减少“地趴粮”产生的损失损耗,也保证了粮食品质,实现好粮卖好价,还释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减少了农户在储粮设施方面的投入。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