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胜)过去,东北地区很多村民没有科学储粮习惯,直接将玉米放在地面上,俗称“地趴粮”。简陋的储粮条件造成不少玉米因霉变等原因而损耗。为解决“地趴粮”问题,农安县前岗乡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引导农民以“建栈子”“码趟子”“上楼子”的方式进行科学储粮,实现农民减损增收目标。走进农安县前岗乡段家村,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穗穗金黄色的玉米已被装进玉米栈子里。放眼望去,不少村民家里已经建起了坚实的“粮栈子”。秋收过后,粮食直接存储到栈子里,安全通风、防水防鼠,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走进农安县高家店镇,记者看到,不少农户家中都整齐地摆放着大小不同、装满玉米的粮栈子,栈子由钢制框架加金属网制成,距离地面20多厘米,既防雨雪霉变又经济适用。今年,高家店镇一直坚持从“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角度出发,做好农民思想工作,在全镇大力推广科学储粮方式,并通过召集农户开会、入户走访等宣传方式,教育引导和帮助农民算好账,让农民看到搭栈子、上楼子等的优点和减损降耗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