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风雨洗征程,回眸党旗红。
打开时间的卷轴,公主岭市用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实绩、一桩桩好事,清晰地描绘出组织工作的鲜明底色。
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开展群众活动1430次,兑现群众微心愿2318个,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84个,加快创建“幸福小区”;建立“三级响应”做实应急指挥机制,梳理4大类23项常发的应急事件,全市101家单位全部定点包保420个点位,“吹哨”办好群众事……今年以来,公主岭市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基固本,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穿全过程,在体制机制上破立并举、积势赋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增强,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作用。
致广大而尽精微。公主岭广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勇于自我革命、赢得发展主动。
聚焦聚力,攻坚突破。从无到有、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一个个“战斗堡垒”矗立在基层,一批批“红色先锋”活跃在基层,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闪耀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冲锋在前,勇毅担当。大战大考面前,公主岭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3万余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深化改革,精准出击。像钉钉子一样“钉”在本职岗位上,从入户走访到协调帮扶,从“支部建在村上”“支部建在楼上”到“支部建在项目上”,公主岭市基层党组织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激活“神经末梢”,擦亮幸福底色,经历考验和洗礼,基层党建工作驰而不息;把党员凝聚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把各方资源要素凝聚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公主岭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踔厉奋发,在勇毅前行中坚守初心,在接续奋斗中勇担使命,为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新型中等城市,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而笃行不怠。
栉风沐雨又一载,踔厉奋发写芳华。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公主岭市勇担使命,向上而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基层建设年”和组织工作“规范提升年”为抓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在服务大局中积极担当作为,强思想、抓基层、建队伍、聚人才,在新时代“组工答卷”上多点开花、屡添硕果,为全方位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初心为证,使命作答!党旗领航,扬帆奋进!
新时代公主岭市振兴发展的强音已然奏响,一幅浓墨重彩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聚焦理论武装,答好“初心使命卷”
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欲事立,须是心立。
今年以来,公主岭市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用新思想新理论凝心铸魂,为全市发展凝共识、献良策、聚群力。
快板、诗歌、朗诵、情景剧……走进公主岭市岭东街道,各种形式活动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谈起基层治理经验, 岭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兴文说:“基层党组织是‘连心桥’,有责任把党中央精神用接地气的方式传达给群众。基层工作千条万条,第一条是把党的旗帜高高举起来。”
激发党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公主岭市多举措扎实推进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举旗定向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作为必修课,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网络专题+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轮训班4次,累计培训2500余人次,做到市管领导干部、35岁及以下年轻公务员“两个全覆盖”。通过“公主岭党建”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市党员干部进行4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课程播放,累计观看人数6300余人次。高标准举办学习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讲座3期,累计培训市管乡科级领导干部520人,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
在各类主体班次中,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等政治理论课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各单位、各部门共12165人参与活动。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把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学用贯通,笃行实干,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擦亮底色深化主题教育。坚持将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制度、夯实基层工作的基础。指导全市各党委(党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1333个基层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行动,3万余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在防控最前线集结起强大战斗力量,成立功能型邻里党支部419个,先锋队441个、党员先锋岗312个、党员责任区403个,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到疫情防控一线,迅速渗透到防疫各个角落,在排查管控、交通维稳、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筑牢全市疫情防控“红色屏障”。涌现出以贺晓燕为代表的先进党员典型,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疫第一线。
今日公主岭,党旗,别样红;党徽,分外亮。
聚焦干事创业,答好“担当作为卷”
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一年来,公主岭市坚持事业为上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新时代干部工作政策要求,统筹做好选育管用等重点工作,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过硬干部队伍。
立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在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实施一线考察识别机制,把干部在经济建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大战大考中的综合表现纳入考察重要内容,近距离了解掌握干部在急难险重关键时刻的真实状态,择优提拔、择优使用。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实施考人考事“增劲提效”工程,统筹开展日常考核、跟踪考核、即时考核、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坚持以事察人,对全市干部进行“全面体检”。
深入推进干部成长“闭环通链”工程,跟踪管理查履职表现、挂职锻炼补能力短板,对市管干部全部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册”跟踪监测台账,进行“履职备案”。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配强班子选好干部,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截至目前,提拔重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作为、不讲条件、表现突出的干部13人。免职、调整缺乏团队意识、综合表现一般的干部7人。落实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提拔、重新使用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履职尽责、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干部5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构建了“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环境。
定准年轻干部培养“指南针”,进一步打造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锚定中长期班子建设需求,实施公主岭市年轻干部“4322”选育工程。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年轻干部选用占比,提拔40岁以下正职干部3人,占提拔正职干部总数18.8%,提拔35岁以下副职干部17人,占提拔副职干部总数35.4%。建立年轻干部数据库,采取单位党组织推荐、组织部筛查、专项考察、年轻干部调研等方式,根据干部专业特长、性别经历、事业需要等条件,分层选拔、储备优秀年轻干部。
经进一步优化人员组成,最终确定200名政治素质强、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其中,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86人,一般干部114人,男干部100人,女干部1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人,其余均为全日制大学学历,少数民族26人,非中共党员16人,为实现干部队伍梯次配备、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压稳公务员管理“调节器”,进一步激发公务员拼搏奋进积极性,做好事业“排头兵”,人民“服务员”——
深度结合全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形成年龄梯度、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平衡性别比例、丰富资源储备,合理编制录用计划,科学设置职位条件,严格执行考试录用公务员各项程序,全年完成公务员招录77名,进一步壮大了基层工作力量,为全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充分发挥职级晋升在关爱干部、助推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市组织批量晋升3次,其中市管干部晋升120人次,职级公务员晋升566人。
全市还将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严格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落实了公务员基础绩效奖金进入工资,纳入公积金和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完成公务员医疗保险补贴审批,进一步提升了公务员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堡垒作用,答好“党建引领卷”
组织建设呈现新亮点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一年来,公主岭市坚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化“强堡垒、创品牌、促提升”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充分发挥和彰显。
以“371”工作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公主岭市以“三域联动、七种模式、利益联结”为工作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实现突破发展。着眼全局,同向发力,以三域联动细化培育链。构建县域、镇域、中心村三域联动体系。在县域牵引上,组建市级资源运营平台,采取“村资源—镇统筹—市经营”方式,统一开发、建设和运营村集体资源,形成规划统筹、经营统筹、利益统筹格局。在镇域统筹上,将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进”。在中心村融合上,通过组建126个“中心村党委”,以强带弱、以大带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设村集体经济示范片区。
把握根本,守正创新,以七种模式拓展渠道链。探索推广土地流转、生产服务、资源开发、入股分红、合作组织、专业公司、统筹联合“7种模式”,制定9大类42项扶持政策,明确正反两方面7项奖惩措施。因地制宜,因村施治,在全市推广“富村7策”,已有40个项目复制落地。组织包装乡村人才创业项目10个,开展双招双引,激发内生动力。
紧盯关键,互促共进,以利益联结融入共富链。综合考虑增加群众收入和村集体积累、发展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因素,采取股份合作、劳务用工、订单生产等方法,探索建立“村集体与村民”“村与企业”“村与合作社”等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村级“红色朋友圈”“利益共同体”。截至目前,全市40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村72个、百万元以上村11个。
以“四项举措”打好“幸福小区”创建组合拳,呈现新气象——
实施首问负责制。推动社区、物业企业、小区党支部由各自为战到一体化服务,对群众诉求,无论是小区第一书记、“三长”、还是物业,前台“接单即受理”,后台按职能派单,跟踪推进,目前已接诉304件,办结301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建立双向清单制。分别建立资源清单和诉求清单,社区、物业企业提出供应清单,群众点单153件,群众提出需求清单,由社区、物业企业接单121件。建立三个清单公示制度,在424个点位公示服务事项清单、活动清单和代办事项清单,开展群众活动1430次,兑现群众微心愿2318个,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84个,实现了包保单位与社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打造党建联合体。依托党建联盟实体化运行,拓展“平战结合”责任包保制度,整合全市力量,项目制推进“幸福小区”创建。101家单位、9314名党员群众共同参与155个创建项目,办理各类民生实事1994件,完成35个小区改造,整治违章建筑等160余处,进一步汇聚了创建合力。
建立公益物业。推行“国有+公益+自治”老旧小区物业治理新模式,引进专业国有物业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统筹新小区与老旧散小区,实现盈亏平衡、兜底保障,吸纳“三长”、群众代表等参与物业治理,并给予公益补贴,实现了物业服务专业化、管理运营公益化、联系群众便利化,有效破解老旧散小区治理难题。目前,试点推行4个小区,物业费收取达90%以上,群众满意度较高。
以“七聚七红”行动创建“红新暖岭”党建品牌,形成新格局——
对标对表落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重点任务,开展“七聚七红”行动,即:聚焦党建覆盖,开展“红新夯基”行动;聚焦党员培育,开展“红新拓源”行动;聚焦队伍保障,开展“红新赋能”行动;聚焦建强阵地,开展“红新定制”行动;聚焦基层治理,开展“红新共治”行动;聚焦闭环服务,开展“红新助企”行动;聚焦问需激励,开展“红新关爱”行动,着力打造“红新暖岭”党建品牌。
出台《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权责适配、工作推进、督导考评3项机制,明确11个方面、37项具体举措,初步形成联席会商协调、四个清单销号、周报季督年评等责任落实体系,召开动员会、推进会3次,督导调度8次,对接走访10余次,解决问题7个。落实“两个覆盖攻坚”摸排4轮次,建立台账企业49个、党员55名。实行“边摸排边组建”,组建独立党支部3个、群团组织5个,为新业态企业选配“新党建专员”7人。开展新就业群体集中入会行动,实现了外卖配送员全部进入工会、动态管理。
首批22家“春城驿家·暖岭Club”党群服务站功能完备、投入使用,统一印制了《服务手册》。成立市级网络传媒公司,启动组建电商直播行业党建联盟,建设火炬村网络直播基地。明确了党费返还、给予一次性新建补贴等政策。启动“新力量、岭上行”“双报到”、寻找最美骑士等系列关爱活动,慰问骑士519人,发放5万元大礼包。建设“志愿网格员”“平战支援队”800余人,探索纳入社区积分制管理,参与疫情防控派发通知传单2000余人次,实现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位起步、强力开局、纵深推进。
以“两网六制”构建“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打造新优势——
织密组织网,建设信息网。建立“三级响应”做实应急指挥机制,梳理4大类23项常发的应急事件,明确每一级响应的触发条件、执行标准、分工落实、任务流程。
建立“四定工作法”做实责任包保机制,实行定点、定责、定岗、定任务包保。全市101家单位全部定点包保420个点位,按照“六有”标准开展工作,即:有志愿服务队伍、有活动场所、有议事平台、有群众活动、有公益服务、有业主委员会。下沉3217名干部担任“三长”B岗,全覆盖包保8556个单元(地房群),人均包保2个至3个单元,全部建立微信群,按照“六个一”标准开展工作,即:情况一口清、职务一公示、事情一起议、安全一同建、活动一起搞、难题一起解。
建立“234”储备调用体系做实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清单,按照三级响应明确调用标准,在市、乡街、村社区、小区村屯四级组织储备。明确任务分工,从“查”“定”“演”三个步骤组织实施,排查储备各类资源。
建立“四支先锋队”做实队伍保障机制,即机关干部先锋队、基层干部先锋队、专业人才先锋队、志愿服务先锋队。为排查管控、值班值守、公共安全决策、公共卫生和应急医疗救治等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三项制度”做实服务群众机制,即服务群众“三问”制度,“三长”每月开展一次敲门“问候、问需、问效”;“红心共治议事会”制度,每月一次协商议事;服务项目公示制度,公示服务事项、群众活动、领办代办清单,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立12项措施做实正向激励机制,向“三长”定向发放消费券150万元,为全市万余名“三长”AB岗提供800元的免费体检套餐,统筹资源推出优惠政策,充分激发“三长”队伍工作热情。
聚焦第一资源,答好“赋能发展卷”
人才建设跃上新台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今年以来,公主岭市聚焦长春农高区建设,以“外引+内育”“政策+服务”“产业+人才”多措并举,打造农高区人才建设新高地,激发创新活力,释放集聚效应。
在公主岭,“1+3”人才政策矩阵,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公主岭市以“1”即“农高人才战略引进工程”为总抓手,通过招商引资、科研合作、柔性引进等12种方式,引进院士、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等7类高层次人才。“3”即三个具体人才政策,包括农高区人才集聚政策、乡村振兴人才政策和急需紧缺人才政策,在创业扶持、待遇保障、市场作用等方面实现突破升级。
创业扶持方面,在省和长春市政策基础上,全市对院士创业再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两年内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再给予15%的配套奖励。待遇保障方面,在省、长春市政策的基础上,发放给博士、硕士、本科生5万元、3万元、2万元安家补贴,博士、硕士15万元、7万元生活补贴,增加各类人才吸引力。在公主岭市购房的,分别给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5万元、10万元、15万元购房补贴。
市场作用方面,对农高区引才工作贡献突出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引进人才的中介组织,按照人才层次,每引进1人,给予5万元至10万元奖励。对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的企业和中介组织,每引进1人,给予50万元奖励。
在公主岭,干事创业价值实现平台建设,激发人才成长活力——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独有的玉米全产业链科技示范作用,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和吉林大学、吉林农大等十几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3名院士及团队,柔性引进67名高层次人才。
建设“两院两中心”,即院士专家工作中心、食药用菌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玉米产业研究院、肉牛产业研究院。打造国际玉米产业高峰论坛永久品牌,5位院士做主旨演讲、9位行业顶级专家做专题报告,为3名院士专家工作中心举行揭牌仪式。紧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引才、育才。
开展“乡村能人”职称评选工作,126名高素质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拿到职称。农高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设置科研助理岗位8个,8名省农科院研究员到市科技局、农业农村局、部分乡镇挂职锻炼。
在公主岭,服务人才“四项行动”,增强人才磁吸效应——
全市开展政策上门行动,组建宣讲团,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中介、进高校,140家企业参与,广泛发放简洁易懂的政策汇编400套。
开展服务升级行动,组建产业人才服务专班,131名服务专员每月深入企业服务人才需求。组建科技成果转化跟踪服务专班,建立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联系目录,与16个科技成果负责人对接联系。
开展人才走访行动,编制国内外专家人才目录,围绕种子产业和玉米产业,搜集整理200余名专家人才,与48名专家取得联系,并持续跟踪。
开展就业助力行动,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月”工作,以网络直播方式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现场发布51个企业160个招聘岗位。举办了2022年春风行动送岗位进社区、百日千万专项行动,发布工作岗位信息98期。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东元精密制造业创业孵化基地,12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地实习。全市通过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加快补齐人才领域短板,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人民为先的公主岭声音、言出必行的公主岭担当、和而不同的公主岭智慧鼓舞着全市人民奋力前行。
波澜壮阔欣回首,敢为人先又续征。站在新的起点,公主岭组织系统将扛牢新时代组织工作使命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