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宋小明)长岭县人民法院坚持“每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的正确导向,查找服务涉企纠纷、保障促企发展的着力点和结合点,疏通企业生产经营“堵点”“痛点”,今年以来,共审结涉企民商事案件276件,执行到位金额6708万元。
“因病施策”,优化营商环境更有精度。推进诉讼服务“智慧”建设,为企业提供跨域立案、电子送达等网上服务;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随案发放《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表》,制定应对措施;与长岭县工商联共建沟通联系机制,促进涉企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该机制入选“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
“对症下药”,优化营商环境更有速度。持续推进“分调裁审”机制,压缩涉企案件审理周期,审理的某涉企合同纠纷案入选吉林省《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完善财产保全执行制度,制定财产保全执行工作指引,切实保护企业和公民合法财产权益;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坚决杜绝“老赖”标签乱贴、“限高”措施滥用,避免过度执行。
“对标问诊”,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更有温度。多次开展“服务企业月”活动,院长带队进企、法官干警实地访企,问需供策、普法答疑,用精准有效的司法服务帮助企业提高依法治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