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持提前一个小时开店,无偿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他为一些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服务;他成立敬老爱心志愿者联盟,把关爱老人当成自己的事业……
是什么让他坚持28年开展志愿服务?这个爱心联盟是如何从十多个志愿者发展到如今的3700多人?让我们一起探寻“小不点美发店”老板刘健军的志愿服务故事——
初见刘健军,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不善言辞,工作起来非常投入。
“小二军,在没在?我头发又长了,快帮我剪剪。”早上8点刚过,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的“小不点美发店”还没正式营业,84岁的张大爷就乐呵呵地走了进来。只见他轻车熟路地坐在“老位置”上,经过“小二军”的精心修剪,没一会儿就换了个清爽利落的新发型。
“我今年已经52岁了,但邻里街坊的大爷大妈们一直亲切地唤我的乳名‘小二军’,大家都说,来这里理发,就像回家一样,很亲切、很温暖。”刘健军腼腆地笑着说。
“凡是开店前一小时进店的7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享受免费理发,这是开业那年就定下的店规。”刘健军曾统计过,自1994年以来,共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理发8万余人次,上门服务8000多人次,为临终老人理发152人次。
“志愿服务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人生更有意义。”谈及做志愿服务的初衷,刘健军坦言,自己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作为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现在有能力了,就想用这份感恩的心,尽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14年,刘健军在社区的推荐下入了党,成为一名党员。“党员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辈子的坚守。”他将入党誓言铭记于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前行。
走入美发工作室的后屋,那里是另外一番天地, “刘健军敬老爱心志愿者联盟党支部”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环顾四周,党员学习园地、党员活动风采墙等一应俱全。2017年,在永昌街道党委的支持下,以刘健军个人名字命名的“刘健军敬老爱心志愿者联盟”正式成立。
“孤寡老人、困难和新业态等群体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刘健军告诉记者,这里的志愿者大部分是自己服务过的老年人,大家在志愿服务的热情感召下,积极加入到这个组织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发挥余热帮助别人。
联盟成立当天,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刘健军,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采取“党建联盟+志愿服务联盟”深度结合的特色公益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强”引领“志愿服务强”的发展路子。多年来,通过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党员群众力量,这个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有效提升。
“无论是看望孤寡老人,还是为贫困老人修缮房屋、为快递小哥和环卫工人提供暖心服务,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刘健军表示,疫情期间,他们多次帮助居民采购生活物资、为独居老人提供志愿关爱服务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刘健军。“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要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这个大家庭。”
说话间,刘健军的微信一直在发出提示音。原来,几个“居民需求群”里又有人发出了求助信息,等着刘健军和他的志愿者们去帮助。
记者手记:
如果温暖有颜色,我想,那就是“志愿红”。在刘健军的美发店墙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关爱老人从身边做起”。28年来,他始终行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用志愿服务守护“夕阳红”,脚下的每一步都坚定有力。
采访结束时,我跟着刘健军前往一户独居老人家。老人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刘健军就每隔一段时间上门为他理一次发。起初戴着口罩,老人并没有认出刘健军,反问他是谁,干啥来了。当听到“大爷,我是小二军啊”,老人脸上露出笑容,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理完发,刘健军掏出手机,俯下身子,把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和老人,“大爷,您看看剪得咋样?满意不?”,老人看着眼前的自拍照连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