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把课堂搬到牛舍里

——桦甸桦牛科技小院培养兴牧人才记事

本报记者 景洋

冬日大雪,清晨6点。

桦甸桦牛科技小院的“饲养员”正在打扫牛槽,准备撒料。谷物类饲料含水量不超过14%,大豆及饼粕类、麦麸含水量不超过13%,棉籽饼、菜籽饼、向日葵饼、鱼粉、骨粉等含水量不超过12%……根据科学标准,“饲养员”迅速配料,将饲料放入TMR自动搅拌之后运往牛舍。

这里的“饲养员”还有另一个身份——吉林农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子维就是其中之一。

“饲料加工、配制、储存、运输,对牛进行定期防疫驱虫,整理档案、建档,这些事得亲力亲为。白天和技术人员做饲养管理,晚上写调研报告,虽然辛苦,但对我们来说,时时刻刻都在成长。”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牧专业学生刘子维说。

吃过早饭,刘子维跟着老师去农户家里做牛疾病防治讲解。一进门,就赶上农户正在把刚出生的犊牛倒立,控羊水。“这是错的,正常生产的犊牛产出前不会用口鼻呼吸,不存在吸入羊水的问题,只要清理口鼻内的黏液就行。”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桦甸桦牛科技小院负责人吕文发教授向农户解释。

作为小院负责人,吕文发一直坚守科教一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桦甸桦牛科技小院的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搬到牛舍里,扎根村庄,与养殖户同吃同住。这种培养模式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紧密结合,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乡村振兴,生动诠释了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命题。”吕文发说。

扎下根是前提,融进去是关键。

小院成立初期,当地采用传统半放牧形式,每年“五一”把牛赶上山自然繁殖,导致了母牛繁殖技术推广难、繁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让养殖户增加收入,吕文发带着学生开始推广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师生挨家挨户走访,进行技术指导,最终说服了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推广,实现肉牛孕后上山、下山产犊,有效提高了肉牛繁殖效率和良种化进程。

近年来,我省启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在各项政策举措的强力推动下,小院师生的服务范围不断增大,服务热情逐渐高涨,服务效果逐渐显现。

目前,小院常年有师生驻扎,并与桦甸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吉农桦牛科技研发中心”,围绕新品种培育、繁殖与营养调控、疾病预防与治疗、秸秆综合利用与粪污处理等肉牛产业全链条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服务;

就“肉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母牛妊娠诊断技术”等问题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人数500人次以上;桦牛新品种培育项目得到相关部门支持,小院未来将持续选育肉质特色突出的肉牛品种,继续开展繁育技术、饲养技术培训等工作。

“天气虽冷,但干起活儿来有劲头。”刘子维拎起书包准备回实验室。谈到收获,他觉得自己度过了与众不同的青春时光——驻村生活在改变、重塑着年轻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小院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基础与技术能力融会贯通。”刘子维说。

小院虽小,却是涉农高校的科研人才培养平台。采访尾声,桦农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表示,他们的科研阵地在牛舍里,他们愿意俯下身、沉下心,为我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手记: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小院学生的朴素、高效、勤奋、聪慧,他们从学校走进村庄,是小树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过程。桦牛科技小院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推动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结合。相信科技小院里的学生经过实践淬炼,一定能够成为助力我省实现乡村振兴的服务者、贡献者。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