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胜)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松原市友善镇杨家村大棚里却温暖如春,大棚内随处可见熊蜂忙碌的身影。种植户张玉斌告诉记者,他家有4栋草莓大棚,现在正是开花、坐果季,有了这些熊蜂授粉,给他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东海告诉记者,草莓虽是雌雄同株植物,理论上可以自花授粉,但大棚温室内湿度大,空气流动性差,花药和花粉黏度高,花粉萌发困难,且棚室与自然界昆虫隔离,冬季更缺少传粉媒介,导致授粉能力下降,所以必须采取一些辅助措施进行授粉。
以往主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费工费时,而且常常难以把握最佳的授粉时机,容易造成大量畸形果的出现,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和减产,商品率也无法保障。“有了熊蜂帮助授粉,小果、畸形果不见了,草莓颜值更高了。算下来,效益提高了20%。”种植户张玉斌介绍。
虽然熊蜂授粉好处很多,但是推广难度不小。陈东海说,农民对熊蜂授粉带来的节本、提质、增收等效果不太了解,一时难以接受。另外,熊蜂对杀虫剂非常敏感,如果农药使用不注意,会导致熊蜂死亡,影响最后的产量。所以,农民并不想改变传统、熟悉的人工授粉方式,担心新技术会带来潜在风险。举一个例子,20%的农药吡虫啉在番茄上使用后,安全间隔期一般为7天左右,也就是说使用这种农药后需要7天后才能进行采收,而蜜蜂(熊蜂)授粉则需要在用药后21天才能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蜜蜂也是质量安全的监督员,推广蜜蜂授粉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最终保护的是消费者的健康。
陈东海介绍,为改变种植户的传统观念,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通过市、区、村三级植保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培训,2016年至今累计培训1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种植户对蜜蜂授粉技术的认知,提高了技术使用水平。其次,建立整建制示范区。2022年,在我省10个区县建立蓝莓、草莓、番茄蜜蜂(熊蜂)授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区,核心面积达到1万余亩,辐射推广面积3.8万亩,通过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蜜蜂授粉技术在我省的应用。现在,农民对于蜜蜂(熊蜂)授粉技术非常认可,到了草莓和其他作物的授粉季节,很多种植户会主动与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联系。
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将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好县域温室和熊蜂资源优势,积极推广蜜蜂(熊蜂)授粉成功经验,推进养蜂业和种植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养蜂业、果业和生态效益“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