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6版:区域传真·白山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白山崭新篇章

——写在白山市“两会”召开之际

蔡冲春 本报记者 王春宝 金泽文 实习生 高源

远眺长白山。于长海 摄

人参丰收。(资料图片) 孙莅珉 摄

1月5日,白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李勇 摄

1月4日,政协白山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李勇 摄

松岭雪村,宛如水墨画。

白山夜景。

绿水青山催动旅游业快速发展。(资料图片)

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中华秋沙鸭栖息之地。(资料图片)

长白山之秋。(资料图片)

矿泉水生产线。

汇聚奋进力量,谱写崭新篇章。1月4日、5日,政协白山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白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相继召开,广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凝聚发展共识、共谋发展大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将全力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推动白山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白山崭新篇章。

2022回眸——

攻坚克难,锚定目标不松劲 砥砺奋进,稳中向好求突破

过去的一年,是白山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的复杂局面和新冠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压中奋进、在困难中前行,尽最大努力实现了“止跌、回升、增长”目标。

——抓重点、谋全局,在承压前行中稳住经济基本盘。

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播种面积104.81万亩、产量6.28亿斤。成立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协会,建成6个百公顷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抚松县被认定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肉牛饲养量16.2万头。培育抚松人参、白山黑耳、白山椴树蜜、白山蓝莓四大优势区域公用品牌,“抚松人参”新标识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8户、示范联合体1个,特产业产值达190亿元,白山市获评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色贷款余额增长77%。

工业筑底回升。开展工业领域“百日攻坚”行动,帮助企业获得信贷资金24.87亿元。施慧达全自动生产线、葵花药业新厂建成,农夫山泉高端饮料、食健客冻干基地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施慧达荣登全国西普指数“2022健康产业品牌榜”,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入选吉林十大地理标志。

文旅服务业强势复苏。白山市四季冰雪旅游乐园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吉林省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河口画家村完成立项。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水上旅游航线正式开通,“十一”假期接待游客3万人次。雪季重点冰雪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突破55万人次,增长83.9%。全市新增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到48家,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商贸流通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进出口总额增长5%。

——优举措、强转型,在提质增效中激活发展动能。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实施吉林鼎运年产120万吨焦化产能等量替代、临江长白山生态产业园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41个,完成投资1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9个,完成投资117亿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丽达纸业10万吨可降解纸地膜加工等57个项目竣工投产。谋划储备青山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智慧科技产业园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10个,总投资1273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围绕重点产业,紧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系列招商活动,中节能、启迪控股、中铁十四局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白山。成功举办长白山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论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602.5亿元。纳入吉林省签约调度系统项目到位资金210亿元,增长30%。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9户,获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15项,发布最新科研成果75项,国家中药质量检测(北方)中心白山分中心、长白山人参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速建立。金隆木业、健维天然生物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民营经济持续活跃。实施“165”工作体系,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户。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7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2家,“个转企”达884户,民营市场主体达12.48万户,和一硅藻泥、吉科软在吉林股权交易所挂牌,实现该市在股权交易市场上的零突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8%。

——重统筹、促融合,在强化建管中推进城乡联动发展。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实现常态化排查全覆盖,新纳入监测户20户44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92处,覆盖人口6.41万人。实施产业项目268个,为有需求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放小额信贷5305.7万元,新培育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15个。巩固提升“千村示范”创建村147个,整治农户庭院6万个,改厕2620户。全市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清脏”转向“治乱”。黄家崴子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高标准编制高铁场站区规划,文化艺术中心、轮滑运动公园、北山公园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投入运营,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浑江、江源两区实现热电联产一体化,通沟区域90万平方米、1.5万户居民冬季供热问题基本解决。改造市区街路26条12.74公里、人行步道5.18万平方米。争取国家资金推动青山惠松阁、天街等7个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楼盘重新动工,“烂尾楼”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深入推进主城区物业问题治理,物业专业化服务比重达88.5%。老旧小区改造189栋惠及1万余户,新增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

交通路网持续优化。沈白高铁完成投资61.27亿元,白临、松长高速公路完成社会资本招标。国道丹阿线鸡冠砬子至冷沟子段建成通车,国道鹤大公路白山绕越线纳入省政府重点项目。改造天长线等5条国省干线17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建设119.5公里,靖宇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重保护、严治理,在攻坚克难中绘就生态画卷。

督察整改扎实高效。37项整改任务完成28项,189件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96.2%,南山垃圾场存量垃圾治理问题整改销号,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444公顷。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白山市被列为第五批北方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示范市,连续三年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3天。全市11个国控断面和8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一倍。森林覆盖率84.5%,位列全国地级城市之首。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增加2068.12公顷建设用地指标。实施万里绿水长廊项目29个41.62公里,完成补植补造715公顷,新增耕地201.82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24平方公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实现省级生态县全覆盖,抚松县入选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白县纳入全省低碳建设示范县。

——抓服务、扩开放,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持续发力。国有林场、财税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和产权制度等改革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对72户国有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面推行“五办”服务新模式,“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达110项。在全省率先推出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信用监测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4位。全省唯一的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纳入中央试点。

助企纾困精准发力。推动稳经济增长30条、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复工复产26条等惠企政策直达企业主体,全年累计减免税费11.07亿元。实行“不见面”审批工作机制,为琦祥纸业等重点企业融资5.9亿元,推动受疫情影响停产企业全部及时复工复产。

对外开放双向发力。创新升级与湖州市“飞地”合作模式,推进“一市一园区”建设,打造对口合作升级版。加强与长春市、吉林大学对接合作,谋划项目45个,总投资300亿元。长白对朝经济合作创业产业园区、临江中朝贸易加工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对外活力进一步释放。

区域协同全面发力。白山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强势启动,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态经济区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积极承接省里出台的《支持事项清单》25个具体事项,土地资源、项目建设、收益分配、人才交流等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两地共谋划项目234个,总投资994.6亿元,合作开发的松花江旅游、天沐温泉桦树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加快落地。

——惠民生、增福祉,在践行宗旨中创造美好生活。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持指挥体系扁平高效运行,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小代价阻断两轮大范围疫情传播,高效处置长白、临江疫情。全力支援长春、吉林、松原转运隔离救治,助力长春净月率先清零,为全省疫情攻坚战阶段性胜利贡献白山力量。

社会保障坚强有力。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万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突破2亿元,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贫困群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至月人均550元和408元。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新改扩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所,新增公办幼儿园3所、学位564个,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完成公办改制。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被命名为省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白山冬奥3分钟惊艳亮相鸟巢,“金山银山·美丽白山”城市宣传片首次登录央视。在白山市取景拍摄的《人世间》《狙击手》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临江市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全面完成“智医助理”项目,实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信息化全覆盖。国家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落户白山,综合医改工作在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中位列第一。

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连续4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非法集资群众受损金额及人数分别下降66%和62%。持续推进“平安白山”建设,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0%、破案率上升17%,群众安全感达97.6%,为历史最高水平。创新实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4+5”舆情联动处置机制和“e网双责”工作体系。强化“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边境形势总体稳定。

展望2023——

踔厉奋发,开启新征程 勇毅前行,建功新时代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全力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推动长白山地区一体化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吉林,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支持东北振兴、冰雪经济强省、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等重大政策叠加效应释放,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白山日趋凸显的区位优势、世界级的资源禀赋和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齐的浓厚氛围,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厚植了坚实底气。

今年,全市上下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全力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大力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加快长白山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白山—长白山一体化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白山崭新篇章。

——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抓手,实施“高质量项目建设年”,为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围绕项目抓投资。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项目中心作用,深化“8+”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土地、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推进白山经开区现代冷链物流枢纽中心等114个续建项目快实施,长白山智慧仓储物流园等106个新建项目快开工,重点实施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35个,力争抚松食药纳米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等70个项目竣工投产。聚焦“六新产业、四新设施”等重点领域,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债券等资金支持,争取更多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储备库,滚动谋划150个亿元以上项目,项目转化率达30%以上。

围绕工业促发展。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月”活动,实行“市级领导+部门”包保机制,加快推进71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天士力新增C胞活力矿泉水生产线、永恒包装年产1亿只环保包装箱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强化对东圣焦化等产值50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动态监测,及时帮助解决困难,最大化释放产能。鼓励支持规下企业壮大升级,新增个转企210户,小升规13户。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推动施慧达药业等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

围绕招商蓄动能。创新招商方式,聚焦重点地区、产业和企业,立足文化旅游、绿色食品等优势资源,绘制招商图谱,通过线上线下、节庆会展等形式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招引合同项目60个,纳入吉林省签约项目调度系统到位资金240亿元。提升招商实效,对洽谈、签约、落地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和全过程服务,项目履约率达80%。提升发展餐饮娱乐、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举办好消费节庆系列活动,加大消费券投放力度,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增长16.5%。

——以优化升级为方向,全力打造产业集群优势。依托“一山两江”战略品牌,大力培育绿色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人参、矿泉水、硅藻土等优势资源,打造五大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全域旅游产业格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做优旅游产品,释放松花江旅游资源潜力,谋划成立松花江文化旅游开发集团公司,深入挖掘长白山文化内涵,积极开发沿松花江、鸭绿江旅游等项目,加快推进松花江航道附属设施升级工程,打造松花江文旅IP和鸭绿江自驾游IP。做强冰雪产业,着力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积极推进吉林省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地标冰雪景观,发展冰雪运动,争办国家级冰雪赛事活动。做靓文旅品牌,聚焦沉浸式体验,持续打造“长白山之夏”“长白山之冬”文旅品牌,推出精品线路30条,全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15%。

持续壮大医药健康产业。深度融入“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树牢人参产业主导地位,持续办好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新建人参种质资源圃30亩,良种繁育基地100亩,推进人参种业振兴和长白山人参品质提升,在抚松新城建设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标准打造中国人参城。推动长白山药业、葵花药业开发化药仿制药、组分中药等新品种,施慧达药业降压复方制剂按计划投产。加快布局大健康产业,积极开发药食同源系列中药健康产品,推进浑江高新医药产业园、华润和善堂异地新建等6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中药、化学药、中药材精深加工、中草药种植“四大主导板块”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

做精做细绿色食品产业。打造“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第一品牌,深化与农夫山泉、光明集团、吉林森工等企业战略合作,推进蓝莓系列饮品、长白山特色浆果饮品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抚松矿泉饮品健康产业园、临江矿泉水产业园,推动吉林森工长白山天泉20万吨含气矿泉水、农夫山泉临江年产119万吨矿泉水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矿泉饮品产量突破300万吨。开发松茸肽、香菇冻干粉等绿色有机高端健康产品,加快长白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江源菌菇小镇双创产业孵化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长白山新型“生态、健康、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产品综合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挖掘世界级硅藻土资源潜力,推进硅藻土资源整合,加快研发医药级硅藻土过滤产品、硅藻净醛板材等新产品,进一步优化硅藻土产业布局,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推动硅藻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金属镁、玄武岩等优势资源,持续深化与中建材、山水集团等名企战略合作,充分发挥硅藻土金属镁产业联盟、长白山硅藻土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实施食品级医药级硅藻土过滤材料、日产1200吨光伏玻璃、江源丰金矿业玄武岩深加工等一批优质项目,打造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区和江源生态建材产业园区。

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抢抓全省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建设机遇,积极与华电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力争靖宇景山屯抽水蓄能电站完成项目核准,促进长白、临江、抚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传统能源替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进白山生物质热电联产、靖宇新能源乡村振兴风电站等4个项目建设,培育新能源增长极。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五大振兴”,促进产业兴旺、人才支撑、乡风文明、生态美丽、组织引领,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精准落实新识别监测户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用好用实各类衔接资金,积极落实“小额信贷”“产业保险”等政策,实施产业类项目115个。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发挥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作用,实施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800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0万吨。加快深商控股百村万头肉牛项目建设,实施500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6个,全市饲养量达18万头。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40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30万亩,打造绿色有机示范村180个,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联合体1家,新增“二品一标”农产品4个,特产业产值达到196亿元。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新型经营主体40个,农产品上行动能不断增强。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坚持一个规划统领,完成296个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改造建设农村户用厕所1500户。打造省级“千村示范”创建村58个、干净人家1万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高标准打造全域旅游重要节点村20个,力争培育国家级乡村旅游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新增A级乡村旅游单位3家,打造“环山、依江、沿路、临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和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带。统筹推进兴边富民和重点边境村建设三年行动,重点支持80个重点边境村特别是16个试点村建设,推动边境地区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率先突破。

——以环境改善为重点,全力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突出系统保护、源头治理、整体修复,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守“三线一单”,维护生态安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按照序时要求,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销号清零。板石矿业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1.64公顷,打造矿山转型样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守106万亩基本农田红线。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土地集约化利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平方公里。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黑土地、青山和草原湿地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以上。全面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持续开展“一江十河”综合整治,实施万里绿水长廊项目16个,完成投资4.5亿元。谋划建设西村、海岛电站坝下、北江水库国考断面提升项目,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做足绿色发展文章。加快推进“双创”建设,启动市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支持靖宇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积极打造清洁能源开发“绿色样板”,推进北方冬季清洁能源和低碳试点示范市建设。推动山水水泥固体废物协同处置技术改造,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组建环投公司,围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全域河湖生态治理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生态环保类项目。持续开展农业土壤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以改革开放为引擎,全力激发创新发展源动力。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活力,以更宽领域开放抢占先机,以更高水平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深层次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持续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产业发展基金,申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全面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统筹推进国资、人才发展、要素市场化、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等领域改革,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医保结算和供销领域等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白山经验。

尽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不打烊”自助服务区,积极拓展“掌上办、自助办和跨省通办”等服务事项,推进工程建设和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清欠”工作,打造诚信白山。精准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帮助解决审批、用工等困难问题。继续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力争培育市场主体1.5万户。

高水平拓展对外开放合作。全力推动长白山地区一体化发展,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发挥中部生态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南部长白山—鸭绿江文旅融合经济带和北部长白山—松花江旅游经济带建设,细化分解两地《协同发展行动纲要》任务,推动长白山池西区南山EOD试点项目、长白山寻龙谷文化旅游度假区等4个一体化协同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扩大与吉林大学、长春“两区”、湖州市合作,推动南蟹北养、现代农业合作园等项目落地开工。加快推进跨境产业开发合作,完成长白互市贸易区冷链物流及仓储建设项目。推动长白、临江边合区建设,支持引导外贸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展会,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

全方位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沈白高铁白山段完成全部桥梁、路基建设,力争主体工程施工量达到80%。开工白临、松长高速、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启动鹤大公路白山绕越线、辉三公路里岔沟至长岗建设,续建错草至三道沟等2条国省干线公路59公里,实施鹤大公路西出口桥至通化界、石通公路河口连接线至七道江等国省干线大中修养护工程4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107公里,加快形成内通外联的大交通格局。

多维度提升科技能力创新。实施科技能力提升工程,设立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组织申报科技项目20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工程,支持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成果10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支持长白山药业等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 ,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100人以上。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全力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品位。内外兼修做靓城市,进一步做精设计、完善功能、丰富文化、强化治理,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以战略眼光规划城市。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城市专项规划。用白派建筑理念指导城市设计,突出地域传统和山区特色,推动城市风格和白派气质融合,加快浑江—江源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高铁新城商旅港建设,加快启迪科技园区一期、浑江沿岸景观等项目建设,白山东站站房、综合客运枢纽进场施工,打造长白山旅游门户枢纽和白山城市新中心,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白派文化城市建筑群。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盘活城市闲置资产和无形资产,促进城市资源优化配置。

以工匠精神建设城市。畅通城市“血脉”,新改建排水、供热等管网和燃气管道18公里,更新燃气设施1.5万户,新建供水管网20公里,实现“引泉入城”。优化城区街路,推进长白山大街、浑江大街东延等工程,修缮南平街、东兴街等城区道路,改造人行步道2万平方米。提升人居环境,改造老旧小区15个15.7万平方米,打造一批城市街头游园公园、绿地“联网”等生态绿色工程,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实施美丽县城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谋划推动浑江鑫德商旅文综合、靖宇濛江路步行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大镇、旅游强镇、商贸重镇。

以现代理念治理城市。提升城区人性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加快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创建步伐。持续开展城市“微治理”行动,集中整治主要街路违章建筑、广告牌匾、占道经营等城市乱象,加强机动车停车治理,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推动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双向融入。推进“智慧白山”建设,完善智慧排水、智慧供水、智慧供暖等平台,逐步实现市区主要道路雨污水排水全流程监控,城市供水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供热数据信息全流程接收预警调控,城市智能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验收。

——以群众幸福为根本,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福祉。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办好民生事业,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办好7个方面30件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以上。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异地医保结算政策,实现“五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能力,推进8所综合嵌入式社区养老中心投入运营,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100%。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以上。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行“大学区”管理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新改扩建白山市第八中学、抚松县第二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行动,引导市县两级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职业教育“双高”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坚持文化兴市,持续推进长白山文化建设工程,打响“长白山文化”品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五送五进”,全年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200余场。打造白山市乡村艺术共创中心、靖宇哲学小镇、白山剧院等一批文化地标,加快推进浑江红色影视基地、江源松湾新城影视基地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临江、长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新增各类体育场地设施60个,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85平方米。

加快健康白山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达标,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市中心医院三甲医院建设进程。加快总投资4.5亿元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白山医院一期迁建项目,积极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总投资6250万元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年底主体完工。推动实施白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程,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提升市域治理水平。完善重点领域常态排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查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深入开展“四有”“五建”“七无”平安边境村创建活动,筑牢边境安全屏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实现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扎实推进“平安白山”建设,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和“盗抢骗”“食药环”等多发性违法犯罪,最大限度除隐患、保安全。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