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三年来,我们对新冠疫情严格实行“乙类甲管”,是正确的选择,经受住了多轮病毒变异的冲击,最大限度降低了重症率和病亡率,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实施“乙类乙管”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
三年前,大疫突袭。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防与放、义与利、危与机,发展与安全、一域与全局、国内与国际,对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三年来,世纪战“疫”的每一步抉择,都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
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中国经受住了一次次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
尽己所能助力各国抗击疫情——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凝聚起磅礴力量,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000多个日日夜夜,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挺了过来!历史铭刻下非凡的中国抗疫答卷。
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3年1月1日上午,新的一年,迎来新的希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内,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呱呱坠地。从社区到医院,所有人同心协力,确保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产妇顺利分娩,守住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过往的努力与坚持,正是开启新阶段的序章。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时的温暖话语直抵人心。
犹记得三年前的那一幕: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表情凝重:“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彼时,大疫突袭,汹涌而来。
在这场大考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中国声音明确而响亮。
“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面对疫情之险,这是我们的选择。
2020年1月23日,因生命之重,“九省通衢”的武汉毅然“暂停”。
隔一座城,护一国人。为防止病毒蔓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果断决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数十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
呵护好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就是比天还大的事。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