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中的东北农村,一过腊八节,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特别是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开始备年货了,男人们往家里倒腾大米白面刀鱼粉条子,女人们洗被子拆褥子打扫家里的卫生。大点的男孩一遍遍往街(这里要读gai)里跑,今天一挂“小鞭”,明天两个“二踢脚”,后天又买把“刺花剑”。女孩们也不示弱,用零花钱去买自己喜爱的尼龙袜子和头绳,记得那时候有种叫“头绫子”的东西,粉的绿的,色彩斑斓,鲜艳无比。女孩们穿上新衣,扎上“头绫子”,花枝招展,那漂亮劲儿就甭提了!
记得那时候有种一百一联的小鞭,七分钱。我们把它买回来,放在炕梢儿“炕”上一段时间,然后把它拆成单个的放在兜儿里,从大人那儿偷根烟卷或学着大人在烟笸箩里卷上一支,跑出家门,边走边“啪啪”地往外扔,那心情,简直比吃顿饺子都美……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烀香斗,三十儿走油,初一卡头(磕头)。” 不用等到二十八,二十五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扫房灰,贴年画,粘“对子”。阴历二十八开始,妈妈就把杀猪时冻在大缸里的猪肉拿出来“缓”,把之前用十七斤半黄豆换的大豆腐还有冻得“邦邦的”干豆腐也都摆了出来。
年三十下午的饭是最丰盛的,一般都得七个碟子八个碗的。我记得这些菜得有炖小鸡、煎刀鱼,有猪肉炖粉条子、蒸肘子,有自家熬的皮冻、自家栽的蒜苗炒肉、自家种的小毛葱炒肉、自家生的豆芽炒肉、自家鸡下的炒鸡蛋……那饭菜,要多绿色有多绿色,要多好吃有多好吃!
这顿饭要一直吃到晚上8点,然后一家人围坐电视机旁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夜里10点钟一过,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到了晚上11点,家家户户更是争先恐后地跑到外面放鞭炮。
记得有一年,我跑到我们村子里买鞭炮最多的三舅家看放“刺花”。人家刚刚放完,还没来得及把放在两扇大门中间的板子拿掉,我就蹿了出去……没想到啊,那板子不高不低正好撞到我的脑门儿上,我一个腚墩坐到了地上,半天才爬了起来,接着一面捂着脑袋一面往家跑……
12点一过,小孩子们就结帮成伙地打着灯笼,东家出西家串,给二舅三叔四大爷磕头拜年,长辈们拿出事前换好的一毛两毛的“嘎巴票”分给大家。那个时候年三十晚上基本不睡觉,要一直熬到大年初一早晨吃完饺子才躺到热乎乎的炕头上眯缝一小觉儿。
大年初二以后,人们就开始各家各户走亲访友串门子,那个时候的礼品分“二色(这儿得读“sai”)礼”“四色礼”“六色礼”“八色礼”。也就是把各种“槽子糕”和烟酒糖茶组合一下,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东家,来来往往,那点东西谁也不舍得吃,就像道具一样送来送去,有的时候收到的礼品可能就是你先前送出去的。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事儿,但是大家又都心照不宣,亲情友情就在这礼尚往来中其乐融融了。
过了大年初三,各个生产队组织的秧歌队就开始挨门挨户扭秧歌拜年,家庭条件好的会给上几块钱,差点的也会给上两盒香烟……
就这样,要一直持续到阴历二月初二。到了二月初二这天,各家各户把肉缸里最后的头蹄下水都拿了出来,吃完了,年也就过完了,于是人们又开始一天天地盼着明年的大年,盼着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