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梨树县孟家岭镇,干净整洁的村屯道路与墙壁上的特色农民画相互呼应,别有韵味。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孟家岭镇孟家岭村美丽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不断焕发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处处洋溢着徜徉乡村的欢声笑语……
孟家岭村以“党建领办合作社”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让全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通过成立林果产业协会、发展电商经济、林下经济、培育种植特色中草药等,攒足乡村振兴后劲,让村民们钱包更鼓、底气更足。在梨树,像孟家岭村一样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奔向共同富裕的探索实践比比皆是。梨树县坚持聚焦队伍兴村、组织富村、人才助村,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法路径,迈出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
聚焦队伍增效能
锻造过硬干事铁军
“我们2021年成功建设了260平方米电商平台和500立方米的水果保鲜库,通过与梨树县春阳社区联建,搭建电商桥梁,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现在销售李子、鸡心果得有10万斤了,成交12500单,销售额达到了60万元……”说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新突破,孟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尤宏武算起了近两年发展的“收益账”。
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梨树县以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党支部队伍的建设更是其良好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梨树县围绕农村新形势、新变化,以常态储备后备干部、落实激励保障措施、加强村干部服务管理为重点,全力打造与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全链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启动实施“1+1+1+N”行动,常态化组织300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打牢选人用人基础,动态储备优秀村级后备干部2100人,35周岁以下占30%,队伍更加年轻,保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后继有人”,推动“头雁”作用更加凸显。
聚焦问题补短板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梨树县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推进“基层建设年”为契机,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不断筑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我们以‘党支部+合作社+N’为发展模式,在去年5个省级示范点村基础上扩大到92个村,预计增加集体经济年收入300余万元。目前全县正常运行农民专业合作社1140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80万亩,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初步形成。”梨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夏野对记者说。围绕乡村振兴整体目标,除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外,梨树县已经逐级建立了书记抓党建责任、问题、整改、成绩“四个清单”,明晰“任务书”“作战图”。同时推动农村组织提档升级。坚持真金白银投向基层,每年投入农村经费超过6000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全部达到19.92万元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坚强后盾。
聚焦人才促发展
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难题。针对乡村引不来人、留不住人的瓶颈问题,梨树县坚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集聚各类人才在建设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贡献智慧。
“我是通过县人才引进招聘来到梨树的,现在是在乡村振兴局负责文字综合材料这一方面的工作,现在已经是我工作的第6年了,对于我们这些引进人才,县里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我们工作起来也是信心十足……”陈欣谈起未来信心满满。
拓宽渠道集聚人才是梨树县打造柔性引才“梨树模式”的第一步,通过梨树黑土地论坛、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每年吸引200余名国内外专家来梨树县开展科研交流,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供强劲动力。坚持围绕特色培育人才,成立吉林梨树黑土地学院,重点培养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好的乡村振兴实用人才队伍。同时,在资金保障方面,每年纳入财政预算的人才开发资金达到1000万元,累计激励各领域优秀人才133人次,发放激励资金352万元。在政策支持方面,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引进人才职称评聘工作的意见》,编制《人才风采录》,将破解问题与先进表彰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据了解,近3年梨树县已累计招录硕博人才143名、吸引返乡创业37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