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让更多人爱上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

黄家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冰雪运动,吉林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底蕴、群众运动基础、竞技运动优势。面向未来,我们要努力走好冰雪运动发展之路,让更多人积极参与进来,为我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珍视发展冰雪运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吉林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东北亚冰雪资源核心区,雪期跨度长,“粉雪”结实饱满,“静风”清爽宜人,而且雪量大、雪质好,开展冰雪运动自然条件优越;冰雪运动氛围浓厚质朴,吉林冰雪运动拥有众多中国“第一”,如新中国第一座具有国际比赛水平的竞技滑雪场、第一个全国滑雪冠军、第一个亚洲滑雪冠军、第一个短道速滑世界冠军等,进入新世纪,周洋、李坚柔、武大靖等一批奥运冠军让冰雪运动文化闪光,特别是近些年,冰雪运动历史文化优势日益彰显,冰雪运动进入特色学校体育课程,一批冰雪运动国家级特色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脱颖而出,冬奥冠军成为公益推广大使,到校园指导孩子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冰雪运动,培育形成了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雪博会和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一批知名冰雪运动和节庆活动品牌。后冬奥时代,我们必须致力于建设体育强省、健康吉林,不断优化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布局,强化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体育赛事举办等各环节发展质效,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

科学规划布局,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提升硬件水平是基础。如今吉林每年雪季,滑雪人次和投入使用的接待床位数量、缆车数量、雪道总面积等居全国前列,雪季外,室内雪场、旱雪场、冰场等场地也广受欢迎。要持续围绕“在哪运动”问题,统筹场馆设施规划,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提高冰雪赛事场地场馆建设水平,增加设施有效供给,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利用大学、公园、商圈以及乡村休闲广场等场所,加大冬季临时性户外冰雪运动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利用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和城市水系开辟天然滑冰场,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室内滑冰场,让群众开展冰雪运动有去处。推动冰雪运动四季拓展,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对场馆的智能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良好运动娱乐体验,切实提高百姓运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创新培养模式,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事业发展,重在得人。冰雪运动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人才培养规律,建立以学校培养为主,社会培养和引进为辅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科学设定培养目标,制定可行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冰雪相关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培养能力。大力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培训,强化体教融合、体社融合,培育壮大青少年冰雪运动群体。制定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导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多元化培养模式。

强化科技创新,着力释放冰雪运动装备品牌效应。体育比赛不仅是速度力量的竞技,更是运动装备的比拼和制造能力的较量。发展冰雪运动应充分发挥吉林老工业基地制造、研发优势,瞄准国内外高端运动装备产业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冰雪+科技”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支撑,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做好冰雪场馆装备、运动器材、服装鞋帽、智能穿戴设备等研发制造工作。不断优化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加强与相关地区冰雪制造企业跨区域协作,鼓励企业成为冰雪赛事和专业运动队器材供应商,打造国际化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集散中心。以规范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监管好产品质量,努力释放品牌效应,全面促进冰雪运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